【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宋議郊廟樂】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3 22:29
標題: 【宋議郊廟樂】

宋議郊廟樂

 

SungIChiaoMiaoYüeh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樂舞制度。

 

南北朝(西元420∼西元589)時代之宋(西元420∼西元479)建國後,於武帝永初元年(西元420)七月,有關單位建議:「廟祀應設雅樂」。

 

因此,改晉(西元265∼西元420)之《正德舞》為《前舞》,《大豫舞》為《後舞》。

 

孝建二年(西元455)有關建議:「郊廟亦應設樂舞」。

 

於是令內外博議,由前殿中曹郎荀萬秋、驃騎大將軍竟陵王誕及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等人之提案,議決設郊廟與宗廟樂舞;

 

改《前舞》為《凱容舞》,謂之文舞;

 

改《後舞》為《宣烈舞》,謂之武舞。

 

皇帝祠南郊,迎神,奏「肆夏」。

 

皇帝初登壇,奏「登歌」。

 

初獻禮,舞《凱容》、《宣烈》二舞。

 

送神,奏「肆夏」。

 

皇帝祠廟,迎神,奏「肆夏」。

 

皇帝入廟門,奏「永至」。

 

皇帝詣東壁,奏「登歌」。

 

初獻,舞《凱容》及《宣烈》二舞,終獻奏「永安」。

 

送神,奏「肆夏」。

 

同年二月,有關建議;

 

元會、郊廟、宗廟、齋祠時,「登歌」依舊并於殿庭設作。

 

廟祠,依新儀注,「登歌」人上殿,弦管在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