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胡桃鉗】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13 01:50
標題: 【胡桃鉗】

胡桃鉗

 

Nutcracker,the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芭蕾

 

舞名。

 

與《天鵝湖》、《睡美人》同列為俄國三大芭蕾舞劇,由法國編舞家裴堤帕(M.Petipa)與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1840-1893)合作創作。

 

全劇共二幕三場,1892年11月17日首演於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Theater)。

 

由裴堤帕(M.Petipa)編劇,裴堤帕與伊凡.諾夫(L.Ivanov)共同編舞,舞者有德.列拉(Dell´Era)、傑特(Gerdt)、雷加(Legat)和普列歐布拉揚斯嘉(Preobrajenska)……等人。

 

1890年,馬林斯基劇院再度邀請柴可夫斯基為新芭蕾《胡桃鉗》譜曲,儘管這個組曲比起《天鵝湖》、《睡美人》組曲要來得短,但卻是柴氏晚年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有了《天鵝湖》、《睡美人》的作曲經驗,柴可夫斯基以十分細膩的手法,成功地刻劃出兒童純潔、天真的心理。

 

並且在第二幕的舞蹈伴奏中,使用了當時新興的樂器鋼片琴(Celesta),營造出一種夢幻的音響世界,使觀眾彷彿做了一場美夢。

 

裴堤帕根據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Hoffmann)的童話故事《胡桃鉗和老鼠王》(DerNussknackerundderMäuseKönig),並參考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作品,寫下了舞劇《胡桃鉗》的腳本,故事內容主要敘述小女孩克拉拉(Klara),在聖誕夜得到一個木偶狀的胡桃鉗為禮物,睡夢中胡桃鉗變成英俊的王子,和其他木偶士兵一同與老鼠王及其部下戰鬥,眼看胡桃鉗王子就要輸了,克拉拉趕緊用拖鞋救了王子一命。

 

王子為了報答克拉拉的救命之恩,便帶領克拉拉造訪糖果王國,展開一連串的舞蹈之旅。

 

最後在歡愉幸福的氣氛中,克拉拉從沙發上醒過來,原來她只是作了一場美。

 

由於此劇充滿聖誕溫馨氣氛,又充滿童趣,深受兒童觀眾的歡迎。

 

在西方劇場,時常在聖誕節期間安排這齣舞劇演出。

 

是一部獨具魅力,雅俗共賞的童話芭蕾。

 

從1892年首演以來,經過一世紀歲月的洗禮,目前大概存在有幾種版本的《胡桃鉗》,各有不同的水準及風格,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無例外的沿用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1840-1893)的《胡桃鉗》音樂組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