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場】
MusicTheater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音樂用語。
音樂劇場是二十世紀的音樂產品,別於傳統的歌劇,它應用新的音樂與戲劇觀念和表演形式。
雖然它用動作來配合音樂,但大部分的表現是極為抽象性的。
如荀貝格(A.Schönberg,1874-1951)的《月光下之皮耶爾魯特》(PierroLunaire,1912),是一部由室內樂團伴奏的單人獨幕劇,演員兼歌唱家扮演皮耶爾魯特小丑,用半道白半歌唱的方式來表演。
斯特拉溫斯基(I.Stravinsky,1882-1971)在二十世紀初期,活躍於創作音樂劇場,他與俄國芭蕾舞團合作,創作了《狐狸》(Renard,1916)、《士兵的故事》(L´HistoireduSoldat,1918),和《婚禮》(LesNoces,1917)等,混和管弦樂、歌唱、芭蕾、默劇演出的劇院表現作品。
從1920年至1930年間,最重要的新音樂劇場領導人是德國劇作家布萊克特(BertoltBrecht),他發展新的劇場表演形式,與作曲家辛德密特(PaulHindemith,1895-1963)、懷爾(KurtWeill,1900-1950)合作。
二十世紀中後期,有更多音樂劇院的作品出現,它們也包括純樂器演奏的音樂作品。
作曲家們對音樂劇院的探索極感興趣,如克倫姆(GeorgeCrumb,1929-)的《VoxBalaenae,1971》演出的音樂家全部戴上面具。
馬克司威.戴維斯(PeterMaxwellDavies,1934)的《為瘋國王而作的八首歌》〉(EightSongsforaMadKing,1968)表演者要穿著戲服。
還有貝里歐(LucianoBerio,1925)的《獨唱會之一》(RecitalⅠ,1972)把音樂演出看成是舞台戲劇事件,凱基(JohnCage,1912-1992)和卡蓋爾(MauricioKage1,1931)的混合媒體表演事件,也可看成是音樂劇場之延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