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羅夫芭蕾舞團】
KirovBallet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組織、機構、職稱
舞團。
「基羅夫芭蕾舞團」(KirovBallet)源自1738年俄國安娜(AnnaI.Vanovna1693-1740)女皇時代為宮廷舞蹈成立的一個舞蹈學校(此學校後來為列寧格勒編舞學校),由法國芭蕾教師Jean-BaptisteLande負責訓練舞者,成功的揉合當時歐洲的頂尖風格與俄國民族舞蹈形式。
1738年波修瓦(Bolshoi)劇院建成,舞團定名為「聖彼德堡芭蕾舞團」(St.Petersburg□sBallet),在此俄國首位本土編舞家IvanValbergh上演了其芭蕾舞作。
「聖彼德堡芭蕾舞團」的風格其後主要由Charles-LouisDidelot所塑造,逐漸拋開宮廷風格,融入神話、歷史等民族文化背景,其芭蕾詩篇也預示了浪漫芭蕾風格的濫觴。
1830年浪漫芭蕾在歐洲大行其道,義大利著名編舞家FilippoTaglioni及其著名的芭蕾伶娜女兒MarieTaglioni為「聖彼德堡芭蕾舞團」帶來了《仙女》(LaSylphide),正式將浪漫芭蕾介紹到俄國,並迅速被接受。
1860年舞團改隸「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Theatre),但至1880年以前,「馬林斯基劇院」仍未有芭蕾演出,故「聖彼德堡芭蕾舞團」仍繼續在「波修瓦劇院」(BolshoiTheatre)演出,並在MariusPetipa的訓練下,在古典芭蕾的技巧及藝術內涵上達到顛峰。
二十世紀初,Petipa退休後,舞團對古典芭蕾美學的態度轉趨保守,甚至慢慢僵化成教條主義,直到MikhailFokine(1880-1942)引入新的技巧與觀點,始再使舞團活化起來,而因Fokine的舞作而出名的舞者包括了TamaraKarsavina,VaslavNijinsky及AnnaPavlova。
1917年十月革命後,舞團面臨保存古典遺產與當時革命風氣要求革新舞碼的雙重挑戰下,「馬林斯基劇院」名字經歷了多次改變,1917年改為「國家馬林斯基劇院」(StateMaryinskyTheatre)。
1920年改為「國家歌劇與芭蕾學術劇院」(StateAcademicTheatreforOperaandBallet),1922年在飛歐道.羅普克夫(FedorLopoukhov)領導下,竭力保存了Petipa、Ivanov、Fokine及Gorsky等人的最佳舞碼,而另一方面羅普克夫本人是位十分有創新性的編舞家,創作了適合當時風氣的舞作。
1935年,劇院為紀念被史達林暗殺的政治領袖基羅夫Kirov而再改名為「基羅夫劇院」(KirovTheatre),舞團亦改名為「基羅夫芭蕾舞團」,其後又將「馬林斯基劇院」改為「列寧格勒歌劇與芭蕾劇院」名稱,至1991年,「馬林斯基劇院」再改回原名字「馬林斯基劇院」,舞團也跟著改稱「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但在國外一般仍以「基羅夫芭蕾舞團」之名行事。
二次大戰時期,「基羅夫舞團」的主要部分人員疏散到珀姆(Perm),繼續其繼往及開來的傳統,而一些仍被困在列寧格勒的舞蹈工作者則成立了一個小型舞團,由名芭蕾伶娜OlgaIordan所領導,至前線勞軍。
1950及1960年代是「基羅夫舞團」創作豐盛的年代,例如雅可布森(Yakobson)將古羅馬式動作融入其新作《萬夫莫敵》(Spartacus)中,又在《ChoreographicMiniatures》中將一長串風格極為不同、由古典到現代的短篇小品串接在一起。
一直至今,基羅夫芭蕾舞團仍維持其弘揚傳統及開創新局兩個並行的風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