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舞】
KandyDance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世界舞蹈
舞名。
《坎地舞》是斯里蘭卡(SriLanka)的純藝術舞蹈,此種純舞蹈受到當地政府的文化保護,凡稍具規模的學校中,學生一定要學習《坎地舞》。
約兩千年前,此舞自南印度經由學者及教士傳到斯里蘭卡,它與《卡達卡利舞》(Kathakali)非常神似,不過斯里蘭卡人民信奉佛教而非印度教,雖然它的本源可能是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但因文化背景不同,於是轉化為適應錫蘭佛教文化的舞蹈。
十六世紀,《坎地舞》受到皇族的支持,並成為一種宮廷娛樂,鮮少在民間流傳,舞者甚至擁有世襲的領地,因此,由原先的以印度宗教和神話為主題,逐漸添加了宮廷及世俗生活的內容,有些舞蹈與大象有關,有些則模仿老鷹,甚至有一支舞《棍舞》(StickDance),舞者僵直豎立,好像都成了棍子。
到了十九世紀,坎地王室的權力式微,不能再維持舞者的舞團,於是轉而由寺廟支援,他們提供寺廟的庭院做為表演場地,諸多節慶成為表演的特殊時機,同時也資助金錢。
直到如今,《坎地舞》已完全和全國最重要的佛教祭典化為一體,每年八月,在坎地的佛牙寺內展示佛陀之牙,這也是斯里蘭卡最大的節慶,舞蹈已經和節慶合而為一。
《坎地舞》的服裝是令人目眩的,全由銀子打造而成,尖而高的錐筒帽,帽緣垂飾閃閃發光,耳環及手鐲是白銀鑲藍寶石,此外諸如腰帶及足鈴皆為銀製,唯一使用布料的是圍住腰的白色長裙。
為舞者伴奏的鼓手們,站立在舞者旁,他們上身赤裸,下身著長而窄的白色棉裙,頭部包著頭巾;
鼓吊在頸上,用雙手拍打鼓的兩面,不是拍單邊就是同時拍兩邊,鼓膜一邊是用猴皮而另一面則是用鹿皮所製成。
《坎地舞》的風格是陽剛、有力,甚至於近乎猛烈,因此只由男性演出,舞者們皆赤足。
舞蹈中,手姿僅為裝飾而已,並非如印度舞蹈深刻具有特殊而清晰的含意。
坎地舞者可以更寬闊地表達許多情感及意念,但不如《巴拉他那亞舞》(bharatnatyam)或《卡達卡利舞》的舞者,能將手印(Mudra)組合成明確的舞句。
他們常做旋轉繞圈,以一足為支點,將自己投向空中轉圈;
另有一種轉圈則是上半身不斷旋轉,直到接連在頭飾上的繸子都繞成漩渦。
有一特殊動作是全身皆不動,唯有肩部上下快速聳動;
另一種動作是舞者眼睛向上翻成白眼後,不斷左右搖頭,讓人產生錯覺,好似他有許多臉龐。
坎地舞者必須接受六年的特技和訓練,二十世紀最有名的舞者是辜內亞(Gunaya),他是國家舞蹈學院的首席教師,而且是斯里蘭卡的重要國寶級人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