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飯舞】
IFanWu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佬族民間舞蹈。
流傳於廣西的羅城等地佬族聚居區。
在佬族傳統節日「依飯節」中表演,因此而得名。
屬於宗教祭祀舞蹈,一般又稱為《師公舞》。
由師公(巫師)表演,多為單人舞形式,有時二人同舞,另有眾人(均為師公)在一旁幫唱。
表演者戴木製面具,每當唱到那位神的時侯,就跳那位神的面具舞蹈。
按照「依飯節」所敬奉的神靈,據說有三十六位,其中有:白馬姑娘、引光、牛哥、魯班、太公等。
要依次唱完三十六神,同時表演三十六位神的舞蹈。
內容主要是酬神,以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舞蹈動作以〈罡步〉為主,有〈三步罡〉、〈五步罡〉、〈丁字罡〉等。
動作穩健洒脫,輕快跳躍。
其中的〈丁字罡舞步〉別具特色,丁字步交替行進,帶動上身大幅度轉動,形成佬族舞蹈特有的風格。
手指靈活,手勢動作豐富。
有不同的手法(民間藝人稱手指動作為訣)十餘種,如:〈獅訣〉、〈龍訣〉、〈鳥訣〉、〈毫光訣〉、〈重梁訣〉等。
伴奏樂器有小鼓、大鑼、小鑼、小鈸等打擊樂,多為2/4節拍。
舞蹈氣氛肅穆,具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