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地球客觀平衡運動自然調節的產物】
全面啟動“競取諾貝爾獎”行動計劃暨“改善我們的世界觀”行動計劃
沙塵——地球客觀平衡運動自然調節的產物
—— 關於氣候的本質規律與秦大河院士商榷
馬 揚 茗
新疆烏魯木齊北京南路6號京都B座9號信箱 新疆海雅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830011
摘 要:地球的運動實質上是客觀自然的平衡運動;
沙塵及其它的物質實質上組成了地球統一的物質能級系統,是地球平衡需求的客觀物質產物,而物質能級的運動實質上是客觀需求的平衡運動,是地球客觀自然平衡調節作用下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而對地球沙塵的客觀物質平衡引移由此產生形成了地球上的沙塵氣候;
也就是說,沙塵天氣是地球物質平衡運動的客觀產物。
關鍵詞:大氣科學 平衡運動 自然調節 地球氣候 沙塵天氣
一、秦大河院士的沙塵科學觀
秦大河院士近日闡明:沙塵暴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是不可能被消滅的,所謂制止沙塵暴,實際是違反科學規律的;
沙塵暴給人類造成損失的同時,也有其正面效應,說到底,沒有沙塵暴就沒有中國,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
秦大河院士闡釋:沙塵暴的形成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了,而人類有文字記載亦不過三五千年。
在數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沙塵暴,形成了近百萬平方公裏的黃土高原,黃河穿過黃土高原,把大量的塵土沖擊下來,沈積而成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如果沒有黃土高原,就沒有華北平原,那就沒有了我們的中華民族。
要消滅存在了幾百萬年的自然規律,是不現實的。
秦大河院士進一步地闡釋:沙塵暴也不僅僅只給人類造成損失,它從亞洲大陸推進到太平洋,輸送到大氣中的礦物氣溶膠是形成大氣降水所必需的凝結核,大量礦物質隨雨水降落到海洋裏,養活了一批浮遊生物,蝦吃浮遊生物,魚吃蝦,我們吃魚,又形成一條很好的生物鏈。這樣壹種人與自然的科學關系問題,遠遠不能用愛好與否或喜歡與否來評價。
秦大河院士最後強調:當然我們更不能忽略沙塵暴給人類造成的巨大損失,但目前完全消滅它是不現實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治理”它,盡量縮小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西部大開發提出的退耕還林還草和生態與環境保護,都是治理沙塵暴的可行措施。
二、有關著名學者的科學發展觀
國家主席濤先生同誌強調指出,人類及其人類社會要有科學的發展觀;
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要著力構建和諧社會;要全面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步伐;┅┅。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誌始終反復強調指出著構建和諧社會、特別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和長遠意義。
國家水利部索麗生副部長曾經指出,人類在進行對人類自身所謂有益的工程項目建設的時候,往往僅僅只是考慮了人的現實利益,確確實實地關鍵忽略了有關項目對自然的不良作用影響及其由此又反過來對人類自身所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危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曾經指出,人類不應老是以自身的需求為根本,而應該是在考慮人類需要的同時首先必須考慮自然的需求。
中國科學院王如松教授曾經指出,拋開對人的作用性,沙塵暴在自然界中是有它特定作用的,沙塵暴可以凈化環境,國際著名學者劉月生教授一貫強調,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要與自然的發展相適應,必須要遵循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如若人的行為一旦背離了自然的規律,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
而人類對自然所施加的一些行為給人類所帶來的災難性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三、地球的運動實質上是客觀自然的平衡運動
我認為,客觀世界的運動是自然的平衡運動。
這客觀地表現和映證於自然、人類社會及其思維的運動變化之中,並亦逐漸被現代科學所揭示和證明。
毫無疑問,地球的運動變化過程是客觀自然的平衡運動變化的過程。
地球在演變的過程中,將發生一系列的自然運變,這均是由於地球系統的不平衡所引起的自然結果,而導致諸類運變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地球系統中物質的位置能級勢能所造成的。
位置能級勢能的存在必將導致壹系列內外運動的產生。
一方面,地球表層物質不斷地受到風化、剝蝕、搬運和沈積作用,使地球在形態上趨於平衡基態;
另一方面,地球內部造山運動、地震、火山爆發、地裂、地層塌陷、地崩、地光以及電磁振蕩波的產生,相繼又在地球內外部系統形成了強烈的電磁沖擊波。
因為這一系列內外運動正反映了地球系統的不平衡性,存在著位置能級勢能且遍布於地球系統之中,而系統內自然狀態和自然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無非只是調節著這種系統的非平衡狀態,使其客觀平衡化。
因此,自然的調節作用將對地球系統施行壹系列的自然手段,使之與自然的發展相適應。
客觀事物是場的統一產物,是場的不同表現形式。
地球內外場的相互作用將導致地球內外的電磁波動;電磁波動是造成大氣物理狀態、物理現象變化即氣候和天氣變化的根本原因。
大氣裏的物質同樣是場的產物,電磁波動對它們產生的實質影響亦是很大的:或使它們的聚合度增大,而導致物質的密度增殖;
或使它們的聚合度減小,而導致物質密度的相應減小。而電磁波動的結果將最終導致大氣物質的運動和密度的增減。
雖然它們發生在局部區域或全部大氣空間,但它們又直接影響到大氣自然狀態、自然現象的變化,且反映於大氣物理狀態和物理現象的各項要素即氣象要素中。
因此,電磁波動將導致氣象要素的變化,而氣象要素變化的外顯即是我們目前所說的氣溫、氣壓、風、濕度、雲、降水以及各種諸如雲、霧、降水、雷暴、大氣光象等天氣現象的綜合變化,從而反映出了大氣氣候和天氣特征的變化。
宇宙場、地磁場以及環閉地磁場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自然統壹構成了電磁波動的根本原因,從而波及並產生了地球大氣的物理狀態和物理現象的變化,顯現出氣候以及天氣的變化。
也就是說,電磁波動是氣候縱橫變遷的根本原因,亦即氣候的縱橫變遷是電磁波動的大氣顯現。
四、氣候是地球自然平衡調節的客觀產物
氣候的縱橫運變是整個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一個極其微小的組成部分。
氣候的縱橫運變是自然運動發展的客觀產物和形式表現,且又一定程度地反映著地球內外系統的平衡運動。
自然的平衡運變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即自然的平衡調節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的平衡適應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的平衡需求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平衡的差勢結構和差勢反映產生形成了氣候的運變。
也就是說,氣候之縱橫變遷是自然調節、自然適應、自然需求和自然反映的客觀統一。
(一)自然對水體的自然調節產生了氣候及其運變
物質系統是客觀的平衡系統,物質系統的運動是客觀的平衡運動,即處於物質系統中物質的運動是平衡力作用下物質的定位移動,自然調節過程中物質系統自然適應的引然運動,是維持、延續和實現系統平衡狀態的平衡運動。而每壹運動的過程,都是規律性的過程,自然調節的過程,自然適應的過程,維持、延續和實現系統平衡狀態的自然需求的過程。
水的產生、運動和變化也是如此。
地球水體是地球的遊動平衡體;
地球水體的運變亦是自然的平衡運變,且將根據地球系統的平衡需求,一定程度上客觀地調節著地球系統的平衡,是自然所施行的平衡調節作用。
地球水體就地球而言,是物質的特殊形態,是調節地球內外系統的介質自然遊動平衡體,它的本質作用在於自然調節地球內外系統的平衡。
水的這種調節作用,就如同天平的調節法碼:當天平不平衡時,調節法碼,使之向偏高的壹端移動,調至適當位置時,就能實現天平的暫態平衡,但這種調節是人為促成的。
而水的調節作用卻是自然的,即為了滿足自然的需求起著自然的調節作用。
正是為了滿足地球內外平衡的客觀需求,才出現了隨後人們發現的地球上水陸變遷、雲雨移動、水源倒流、湖泊乾涸及平原成沙丘、沙丘變沼澤、沼澤變丘陵、丘陵成湖海等自然的變遷,特別是水體的變遷現象。而其萬變不離其宗,即它們均是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內外系統的綜合平衡而施行的自然手段的具體表現。
在地球內部,水體是聯通的遊動平衡體,一旦某一區域的能級相對偏置,在自然的平衡需求下,水就向這一區域產生定位移動,就表明了能級的定位移動,從而對地球能級的偏置起著自然的調節作用。
一般情況下,水是由高處向低處運動的,但在自然的特殊需求下,水源也可發生倒流或改變其運動方向。
因此,我們看到在地球上有的水體連續不斷地流暢,而有的水源又突然改變了流向或停止了運動,實質即為此。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這種自然遊動平衡體,它的平衡調節作用充分反映了自然的平衡調節作用,而水體的自然平衡調節現象也是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經常感受或體會到的最深切的自然反映,如氣象中的有關水體的運變調節作用就充分地顯示了這一點。
如雲、雨、霜、霧、雪、冰雹等降水現象和降水位移的自然平衡引移基礎上的客觀調節作用;
地表水體的平衡引移即定位運動;地下水體的平衡引移即定位運動;等等。
這種自然的調節作用目的於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系統的平衡狀態,特別是地球本體的質變平衡運動中,因為特種意義上的物質,充分地反映且表現於能量的外顯中,因此,物質就是能量的觀點充分地反映了物質和能量的自然相當的密切聯系。
我們通過對地球水體特性的充分論述,也再一次地向我們揭示了水的自然的平衡調節作用的實質內容;從而試圖揭示出水體全新的本質內容。
自然的調節作用將對地球平衡系統施行一系列的自然調節手段。
如水體的自然調節位移作用即為此。
在地球內部,水體是聯通的遊動平衡體,一旦某一區域的能級相對偏置,水就向這一區域產生定位移動,就表明了能級的定位移動,從而對地球能級的偏置起著自然的調節作用。
一般情況下,水是由高處向低處運動的,但在自然的特殊需求下,水源也可發生倒流或改變其運動方向。
因此,我們看到在地球上有的水體連續不斷地流暢,而有的水源又突然停止了運動,實質即為此。
就地球平衡系統總體而言,水的自然調節作用是地下、地表和空中同時並舉的。
表現在地下,是水體的地下平衡引移即流動;表現在地表,是江、河、湖、海、洋等的平衡引移;表現在空中,是雲、雨、霜、霧、雪、冰雹等降水的平衡引移;等等。
1、水的空中自然平衡調節作用
水的空中自然平衡調節,如雲、雨、霜、霧、雪、冰雹等降水現象和降水位移的自然位移形式下的調節作用,其實質就是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系統的平衡狀態。
也就是說,水在進行著空中水體的自然調節的定位移動,且表現於大氣中。
空中的水體自然調節作用的定位移動即平衡引移主要以電磁集成的形式馭載。
在客觀世界中,自然電磁集成的結果時常以電磁集成區域或電磁集成束的形式出現。
顯然,電磁集成結果也是系統能級暫時平衡狀態的遊動平衡能級的集成結果,它的運動實質上亦是一種能級的平衡運動。
反映在地球大氣中,繁常以雲、雨、霜、霧、雪、冰雹等大氣狀態和大氣現象顯現於視覺感官中。
也就是說,電磁集成束的運動是由高能區域向低能區域定位移動的平衡運動;
這種平衡運動由於系統能級的差度不同,其規模的程度亦是不同的,而反映於氣候狀態的主要結果是水合電磁集成體的平衡運動。
水合電磁集成體即由遊動平衡體——水體強聚其內的電磁集成結果。
這也是物質平衡運動的最顯著表現。
水合電磁集成體的形成產生了大氣中的雲、雨、霜、霧、雪、冰雹等降水現象,而雨、雹、雪的形成尤為顯著。
由於極區物質系統能級的差異,就導致了系統內能級的自然調節作用,產生了能級電磁集成的定位移動即物質的能級的平衡運動,這種平衡運動是自高能級區域向低能級區域產生進行的。
作為物質系統平衡狀態調節作用的水合電磁集成體,它的平衡運動亦是如此,即由物質系統的高能級區域向低能級區域產生定位移動,促使物質系統達到暫時的相對平衡狀態。
譬如說,處於地球的兩非平衡系統,物質能級各不相同,此時,除了由內部大型的遊動平衡體即水體進行調節而外,外部的水合電磁集成體亦將由高能區域向低能區域產生定位移動,當水合電磁集成體定位運動至低區域時,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就將水體自然“投置”於低能級區域,從而就形成了日常的降水現象。
由此可知,降水現象實質上是自然調節作用下的水體遊動平衡體電磁集成定位馭載運動的產物,均是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物質系統平衡狀態的平衡運動結果。
正是由於水體的大氣平衡運動,才形成了諸多大氣狀態和大氣現象的頻繁變遷和奇異大氣狀態和大氣現象的形成。
從而,在自然的平衡需求下,水體通過空中運動,降落到地表所需區域,對地球總體的運動進行平衡調節,維持、延續和實現著地球的平衡運動。
2、水的地表自然平衡調節作用
水的地表自然平衡調節作用,表現在地表,是江、河、湖、海、洋等的平衡引移。
事實上,水在地表的流動途徑是自然需求下形成的;也就是說,水體流量的大小、流動的速度、流徑的方向、流經的區域、到達的地點等,都是根據並以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的平衡運動為根本目的而由自然確定形成和產生進行的。
根據地球平衡運動的自然需求,水體流量的大小可以發生變化,水體流動的速度能夠發生變化,水體流徑的方向能夠發生變化,水體流經的區域可以發生變化,水體到達的地點也同樣能發生變化;甚至水體能在壹區域突然消失,或轉移至另一區域,等等。
在地表上,物質系統平衡狀態調節作用的水,由物質系統的高能級區域向低能級區域產生定位移動或平衡引移,從而就產生形成了日常水的流動現象;並以此維持、延續和實現著地球的平衡運動。
3、水的地下自然平衡調節作用
水的地下自然平衡調節作用,表現在地下水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
水的地下自然平衡調節作用同樣是根據並以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的平衡運動為根本目的而由自然確定形成和產生進行的。
4、水的綜合自然平衡調節作用
實際上,水體的自然調節位移作用是“海、陸、空”同時並舉的。這裏不再重述。
水的自然平衡調節作用,還表現在水的水溶體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上。
如水體挾持沙(砂)土或其它物質的水溶體的混合降水、混質流水等,這些物質通過與水的溶合,或者是被水溶解後溶合,並通過水體的運載,從壹區域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到另一區域,實現了自然的平衡調節。
自然調節作用下的地球系統的內外運動,將盡可能使其運變向著有利於系統平衡狀態方面發展變化。
因此我們說,地球上水的運動實質上是客觀需求的平衡運動,地球上水的運變均是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系統的平衡狀態而產生進行的。
(二)自然對其它物質的自然調節產生了氣候及其運變
對於地球物質平衡系統來說,一定程度上表現於能級的系統;而能級的系統中能級的定位移動的最終目的和必然結果是力求使能級的總體差異趨近於零,達到系統能級的相對平衡狀態。
然而,由於能級定位移動的絕對不平衡性,就導致了系統的物質及其形態的永恒的運變,因此我們說,永恒的運動存在於物質系統的始末。
地球地表的電磁波動產生了風;其電磁集成產生了雲等——
在地球日常平衡需求的調節下產生了風和雲的日常定位移動等。而在特殊情形下,這種運動將會發生變化,出現逆流及混流等運動形式。
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移動,均是能級定位移動的具體表現。
風、雲和水的混流,其本質是將其它物質在電磁力的作用下挾持其中,定位運載於地球平衡需求的區域,從而實現對地球運動的平衡調節,以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的平衡運動。
但地球的平衡狀態時常被地球內外的相互作用所打破,從而又形成了新的平衡調節作用——
這種不斷的動態的平衡調節作用就產生了地球氣候的不斷運變。
這就是產生形成風沙(砂、土)天氣的本質原因。
五、氣候運變的本質
自然調節作用下的地球系統的內外運動,將盡可能使其運變向著有利於系統平衡狀態方面發展變化。
因此我們說,地球的物質運動實質上是客觀需求的平衡運動,地球的物質運變均是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系統的平衡運動而產生進行的。
地表電磁波動及平衡調節,產生形成了現代氣象科學的氣候或天氣,產生形成了風、雲、降水、溫度、氣壓等氣象要素,產生形成了陰、睛、冷、暖、乾、濕天氣現象等,產生形成了地球上各種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征。
而氣象學的本質應該是探索、研究和揭示地球的平衡需求,地球內外的電磁波動;而壹定的電磁波動必然對應著一定的運動變化。
也就是說,一定的電磁異變或氣候異常變化必將對應著一定的地質異變(如地震、洪澇、海嘯等);反過來亦如此。
因此,對地球內外電磁變化的研究成為氣象科學的中心內容;也同時應當成為預防科學和其它自然相關學科研究的中心內容。
地球大氣的氣象變化即反映於地球本體的變化;地球大氣的氣象變遷即反映於自然的調節作用。
地球大氣的大氣狀態和大氣現象的運變本質反映於為維持、延續和實現地球系統平衡運動而施行的自然手段的過程之中。
通俗地說,地球氣候運變的本質就是地球本身通過對自身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作用下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的客觀產物。
地球大氣的氣候變遷實質反映於此。
六、沙漠及其沙塵的本質作用
簡單地說,沙漠是地球遊移物質——沙塵的自然聚集區域,是沙塵的自然儲備區域,是地球沙塵遊移物質的自然儲備庫。
沙漠的本質作用,簡單地說,一方面是以自身物質能級的存在形式客觀地形成著地球總體物質能級的平衡;
另一方面通過對自身沙塵物質能級的增減起著參與調節地球總體物質能級的平衡運動;
最後一方面,還將根據地球自然物質能級的平衡需求,運用自然的平衡調節手段(如風流、水流等),沙塵將被運載並落至地球的有關需求區域——
從而以物質能級的存在方式和通過不斷地平衡調節,自然客觀地維持、延續和實現著地球的平衡運動。
地球的平衡運動的客觀需求,產生形成了沙漠;地球對自身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產生形成了沙漠物質能級的增減,並隨之產生形成了沙塵的平衡調節作用下的定位移動。
地球通過對自身沙塵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作用,亦即通過對沙塵物質能級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產生形成了自然的沙塵天氣現象或沙塵氣候,在地球上客觀需求的區域產生形成了浮塵、揚沙乃至沙塵暴。
由此可知,沙漠及其沙塵氣候的產生形成,是地球通過對自身沙塵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作用下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的客觀產物。
七、人類及其人類社會與氣候的相互作用影響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迅猛非凡的;對自然及其生態環境的作用影響也是異常非凡的。
人類社會城市的迅速發展,使自然界人為地建起了一座座的“高山”,人為堆加著物質能級;
城市的不斷擴張不斷地打破著地球的平衡運動,使地球的自然平衡調節作用不斷地產生進行,其運動必將對人類帶來作用影響。
人類活動區域、特別是城市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且水資源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日益形成了社會發展與水資源不相協調的態勢。
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在生產生活中使用著自然資源(如地礦資源等);
地礦資源毫無疑問地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從而人類無形中對地礦資源施加著作用影響。
在地礦資源的日常利用方面,人們對地礦資源的物質體經常性地進行著程度不同的盲目移動(如對地礦資源開采挖掘,對地礦資源的抽取采集等),即人為地使地球壹區域的地礦資源減少,又人為地使地球另壹區域的地礦資源增加。
這一切都將造成對地球物質能級的盲目位移和人為增減,使物質系統的能級發生叠加性的聚變,最終所導致的結果亦將產生物質能級的聚變,從而將產生波及全球性的物質能級自然的調節。
一方面,由於人類的生產生活時常打破地球物質能級的平衡,致使地礦資源的物質能級的平衡經常性地被打破,自然平衡調節隨之也將發生變化。
地礦資源在人類的活動區域逐漸減少或缺失,或者相關區域的其它物質能級被自然相應地進行平衡調節,由此出現有關資源的短缺等,這對人類生產生活將帶來嚴重影響。
如人類活動區域越發達,對土地資源或地礦資源的開采使用疊加越嚴重,高樓大廈越多越密,其它資源如水土資源就越短缺等。
另一方面,地礦資源的自然平衡調節對人類來說,將有可能產生所謂的地質災害,如土地退化或土地沙化或相對於人類來說產生的所謂的土塵災害、礦物質流失、特別是水資源流失等,這相對於人類來說是致命的。
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作用影響程度不同地都將對人類自身帶來負面影響。
譬如地球為了維持、延續和實現其平衡運動,將對人為的能級區域采取強制調節手段,進行自然的強制平衡調節;
而地震、颱風、洪流或海嘯等可將一座城市或一個人類發達區域在瞬間毀滅或夷為平地,對人類來說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災難或作用影響,其本質原因即為此。
這壹切都是人為造成的,都是自然平衡調節的結果。
事實上,人類的種種極端思維行為對自然所造成或產生的嚴重後果,都已在給人類自身的生存安全帶來威脅,正如所謂的地質災害、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給人類和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嚴重災難性後果那樣,人類亦正在以不擇手段地獲取眼前的極小利益來換取著來自自然懲戒且危及自身的沈重代價,成為危及人類及其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主要因子。
毫不誇張地說,人類及其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極端行為,是造成全球生態和環境惡化的直接原因,而被人類所惡化了的生態和環境又對人類生存造成嚴重影響。
也就是說,人類無序極端的生活生產活動正以人類自身所不能預料的程度和幅度影響著地球生態系統。
一定意義上來說,人類及其人類社會已在即知即覺中為自身挖掘著通向滅亡的深淵。
八、自然的平衡調節機制對人類的啟示
地球對其物質能級(如水體、砂或沙土、地質礦產等自然資源)的調節唯有自然的客觀需求,而對自然資源的人為的盲目調節移動必與自然的發展所不容。
在地球上,物質能級的產生形成及其平衡運動,都是地球平衡運動的必然結果,是地球平衡運動的客觀產物。
如同沙漠及其沙塵的產生形成一樣,這都是地球通過對自身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作用下的平衡引移或定位移動的客觀產物。
自然的平衡運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地球對自身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並不可能照顧到人類的喜好。
而恰恰相反,地球將對人類不利於地球自身物質能級的人為調節行為毫不留情地予以糾正,並進行重新的自然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
地球物質能級的平衡調節特性向人類發出警示:人類必須科學使用自然資源,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節約使用自然資源;
人類社會隨心所欲地改變自然資源的平衡調節經絡及位置等是違反自然平衡運動規律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必將得到自然界的懲戒。
因此,人類社會的合理科學地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平衡協調地發展,成為建立人類和諧社會的永恒主題——
這客觀上要求人類正確地認識自然的平衡運動規律,合理規劃人類居住區域,科學控制社會發展的步伐,合理采集使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逐步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人及人類社會均是自然的產物,應符合並適應自然的客觀發展需求,人的行為不應該超越自然,更不應改變或破壞自然及生態平衡;
人及人類社會的發展應朝著有利於自然及生態平衡的方向發展,同樣地,人及人類社會的行為亦應有利於自然及生態的平衡。
如此以來,就會形成人及人類社會與自然及生態的和諧平衡的關系,既有利於自然及生態,更有利於人類及人類社會的自身;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戒。
毫無疑問,自然規律是無情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如果人類及人類社會不遵守客觀規律,不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並一味地按自己的意誌破壞自然的平衡,那麽,一定程度上來說,消滅人類及人類社會的不是自然界,而是我們人類自身。
總之,氣候的縱橫運變是自然運動發展的客觀產物和形式表現,且又一定程度地反映著地球內外系統的平衡運動。
自然的平衡運變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即自然的平衡調節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的平衡適應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的平衡需求產生形成氣候的運變,自然平衡的差勢結構和差勢反映產生形成了氣候的運變。
也就是說,氣候之縱橫變遷是自然調節、自然適應、自然需求和自然反映的客觀統一。
引自:http://blog.xj163.cn/blog.php?do-showone-tid-55643.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