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一 中暑 18】
(附暑風、注夏)
暑証,用黃連香薷飲。
挾痰,加半夏、南星;虛,加人參、黃耆。
暑病內傷者,用清暑益氣湯,著暑氣是痰,用吐。
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食少體熱者是,宜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藥。
挾痰者,加南星、半夏、陳皮,煎服,又或用生脈湯。
暑風挾痰挾火,實者可用吐法。
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者火也,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
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腸受之,惡心者,胃口有痰飲也。
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
或身熱頭疼,燥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在分內也,當以解毒湯、白虎湯,加柴胡,氣如虛者,加人參。
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救,成火乘金也,此為中暑。
凡治病,須要明白辨別,慎勿混同施治。
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病處方為妙。
戴云: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
有因火者,有因痰者。
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
內外合而炎爍,所以卒倒也。
痰者,人身之痰飲也,因暑氣入而鼓激痰飲,塞礙心之竅道,則手足不知動躡而卒倒也。
此二者皆可吐。
《內經》曰︰火鬱則發之。
吐即發散也。
量其虛實而吐之,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