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醫醇賸義 卷二 虛勞最重脾腎論70】
五臟六腑,化生氣血;氣血旺盛,營養臟腑。
虛勞內傷,不出氣血兩途。
治氣血虛者,莫重於脾腎。
水為天一之元,氣之根在腎;土為萬物之母,血之統在脾。
氣血旺盛,二臟健康,他臟縱有不足,氣血足供挹注,全體相生,諸病自已。
人苟勞心縱欲,初起殊不自知,迨至愈勞愈虛,胃中水穀所入,一日所生之精血,不足以供一日之用,於是營血漸耗,真氣日虧,頭眩耳鳴,心煩神倦口燥咽乾,食少短氣,腰酸足軟,種種俱見,甚則咳嗆失音,吐血盜汗,而生命危矣。
孫思邈雲補脾不如補腎,許叔微謂補腎不如補脾,蓋兩先哲深知兩臟為人生之根本,有相資之功能,其說似相反,其旨實相成也。
救腎者必本於陰血,血主濡之,主下降,虛則上升,當斂而降之。
救脾者必本於陽氣,氣主 之,主上升,虛則下陷,當舉而升之。
近人治虛勞,不是以四物東加知母、黃柏,就是以大造丸用龜版、黃柏,一派陰寒腥濁性味,將置脾胃生長之氣於何地,不是在補養氣血,而是在敗壞氣血。
因立兩法以救其弊。
陰虛火動,皮寒骨蒸,食少痰多,咳嗽短氣,倦怠焦煩,新定拯陰理勞湯主之。
人參(一錢) 甘草(五分) 麥冬(二錢) 五味(三分) 當歸(二錢)白芍(一錢) 生地(二錢) 丹皮(二錢) 苡仁(三錢) 橘紅(一錢) 蓮子(十粒) 陽虛氣耗,倦怠懶言,行動喘急,表熱自汗,心中煩躁,偏身作痛,新定拯陽理勞湯主之。
人參(一錢) 黃耆(二錢) 白朮(二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七分)當歸(一錢五分) 五味(四分) 陳皮(一錢) 生薑(二片) 紅棗(二枚) 此一論二方,乃先生晚年所作,同是補腎補脾,而與五勞脾腎兩方不同,為吾家所珍藏,而未經刊布者。
祖怡注。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