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嬰兒門下 失音781】
失音之証。
大抵肺熱氣病。
咽喉有痘也。
若於七日前見者。
毒瓦斯熏蒸。
肺竅閉塞。
內瘡糜爛。
呼吸俱廢者,為難治。
若七日後嗆水失音。
乃內瘡先熱而靨。
射干鼠粘子湯,或有內本無瘡。
多服熱藥所致者。
急用消毒飲去荊芥加桔梗、門冬。
赤熱甚。
更加犀角、黑參,或涼膈散去硝、黃。
若毒火上熏於肺。
肺受火鬱而竅塞聲啞者。
導赤散加桔梗、牛蒡。
若聲啞而煩熱 痛。
呻吟作渴。
欲飲冷水。
大便不通者,此心脾實熱。
急與清涼解毒。
夏月盛暑之時。
稍與冷水救之。
潔古云:痘疹已出而聲音如故者。
形氣俱不病也。
痘疹未出而聲不出者。
形未病而氣先病也。
痘疹出而聲音不出形。
氣俱病也,其治法可領悟矣!凡痘瘡黑陷乾枯。
咳嗽失音。
吐瀉煩渴。
發熱肢冷。
昏睡少食。
痰多氣促。
寒顫切牙。
黑陷燥癢者,皆為不治。
惟猛進溫養之劑。
間有得生者。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