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八 七竅門下 口563】
口者。
脾之所主。
胃與大腸脈之所挾。
經云: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知五味矣,此脾之主於口也。
又云:胃足陽明之脈。
挾口。
下交承漿。
又云:大腸手陽明之脈。
挾口交人中,此胃與大腸之脈挾於口也。
脾熱則口甘。
肝熱則口酸。
心熱則口苦。
肺熱則口辛。
腎熱則口鹹。
胃熱則口淡。
口甘。
經云:有病口甘者,此五臟之溢也,名曰脾癉。
治之以蘭。
除陳氣也。
蘭香飲子。
若脈弦滑。
兼嘈雜。
屬痰火。
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
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濁。
俱屬土中濕熱。
脾津上乘。
久之必發癰疽。
須斷濃味氣惱。
服三黃東加蘭葉、白芍、生地。
燥渴甚者,為腎虛。
日服加減八味丸。
可保無虞。
中消。
脾液上乘口甘者。
蘭香飲子。
老人虛人。
脾胃虛熱不能收斂津液而口甘者,當滋補脾氣。
補中益氣去升、柴。
加蘭香、煨葛根。
口苦。
經云:有病口苦,名曰膽癉。
夫膽者中精之府。
五臟取決於膽。
咽為之使,此人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也。
龍膽瀉肝湯,或小柴胡加麥冬、棗仁。
不應。
本方加川連、膽草。
口酸。
肝膽實熱也。
佐金丸加神曲、草龍膽。
口辛。
肺氣上溢也。
生脈散加桑皮、地骨皮、黃芩。
口鹹。
腎液上乘也。
六味地黃丸加五味、烏 骨。
口淡為胃熱,而有虛實。
實則甘露飲加廣藿香。
病後胃虛口淡。
六君子加黃耆、當歸。
口澀。
肝邪逆於肺。
氣虛火旺也。
黃芩、葛根、防風、薄荷、栝蔞、茯苓。
口瘡。
經云:膀胱遺熱於小腸。
膈腸不便。
上為口糜。
蓋小腸者。
心之府也,此舉邪熱之一端耳。
心屬君火。
主五臟六腑之火,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
心脈布舌上。
脾脈布舌下。
二經之火為病,皆當用寒涼施治。
但有涎者。
兼取其涎。
若元藏虛冷。
上攻頭熱。
足冷口瘡。
用附子理中湯、連理湯。
並用當歸、附子蜜煎含咽。
有用生附子末塗腳心者。
若此之類,皆是治龍火之法。
陰邪上迫。
心肺之陽不得下降,故用溫熱主治,或散於上,或散於下。
隨其攸利。
胃中有熱。
脈洪大而實者。
服涼膈散、金花丸。
並用黃柏一味蜜炙含之。
忌犯酒醋。
犯之難愈。
又好飲酒人。
多有此証。
易老用五苓散、導赤散。
相和治之。
服涼藥不愈者,此酒色過度。
勞役不睡。
舌上光滑而無皮,或因憂思損傷中氣。
虛火泛上無製,必用理中湯。
甚者加附子。
並用蜜煎附子噙之。
口瘡以甘草半寸。
白礬錢許。
含化咽津。
口瘡久不愈。
以五倍子末摻之,或煎湯漱,或煎湯泡白礬漱。
蓋酸能收斂也。
口瘡甚者。
含焰硝、硼砂。
勿開口。
並用南星末。
醋調貼足心涌泉穴以引熱下行。
又方。
五倍子一兩。
蜜炙黃柏、滑石各半兩。
銅綠三錢。
麝香少許。
為末摻之。
舌瘡口破疼痛。
以巴豆半枚。
生研。
和米飲一豆大。
杵和。
貼印堂對額間。
約半刻許。
覺紅就去。
不可泡起。
小兒減半。
隨即痊愈。
戴復庵云:下虛上盛。
致口舌生瘡。
宜用鎮墜之藥。
以蘇子降氣湯,或鹽湯下養正丹。
口臭。
年高水弱。
奉養太過。
濃味,及服食補陽藥。
口糜臭不可近。
甘露飲加犀角、茵陳,及濃煎香薷汁含之。
徐徐咽下。
口中如膠而臭。
知母、地骨皮、桑皮、山梔、麥冬、甘草、食鹽。
煎湯噙下。
壯盛之人。
涼膈散甚佳。
痰壅氣濁而臭。
宜鹽湯探吐之。
子和治一男子。
二十餘歲。
病口中氣出。
臭如登廁。
夫肺金本主腥。
金為火所乘。
火主臭。
應使如是也。
久則成腐。
腐者腎也,此亢極反兼水化也。
病在上。
宜涌之。
以瓜蒂散涌而去其七分。
夜以神 丸、浚川散下五七行。
比旦而臭斷。
但藥性獷悍。
不宜輕用。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