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六 諸風門 胃風230】
經云:胃風之狀。
頸多汗惡風。
食飲不下。
鬲塞不通。
腹善滿。
失衣則 脹。
食寒則泄。
診形瘦而腹大。
胃風者。
頭面腫起。
右關脈弦緩帶浮。
多因飲食後乘涼所致。
喻嘉言曰:胃風變証有五。
一曰風成為寒熱。
以風入於胃,必左投肝木而從其類。
風氣通於肝也。
肝木盛則侮脾土,故生寒熱。
庸醫認為外感者此也。
宜小柴胡湯。
一曰癉成為消中。
癉者熱也。
熱積胃中。
善食而易飢。
火之害也。
宜白虎加人參。
一曰厥成為巔疾。
厥者逆也。
謂胃氣逆而上行。
成巔頂之疾,如眩暈之類是也。
宜芎辛湯。
一曰久風為飧泄。
言胃中風熾。
飧已即泄。
不留停也。
若風氣入血分,則下鮮血。
挾濕熱,則下如豆汁。
人參胃風湯。
有血。
加防風。
一曰脈風成為癘。
言胃中之風。
醞釀既久,則營氣熱 ,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
肌肉之間。
漸至潰爛。
輕則肌體麻木。
目蠕動。
牙關緊。
面腫能食。
升麻胃風湯,此五者。
總為胃風之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