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肺痿(肺脹)135】
金匱云: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
欲作風水。
發汗則愈。
肺脹而發其汗者,即內經開鬼門之法。
一汗而令風邪外泄於肌表。
水無風戰。
白順趨而從下出也。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
目如脫狀。
脈浮大者。
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肺脹咳而上氣。
煩躁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接二方分治肺脹,皆以其脈浮。
當從汗解之例。
越婢方中有石膏無半夏。
小青龍方中有半夏無石膏。
觀二方所加之意。
全重在半夏、石膏二味協力建功。
石膏清熱。
藉辛溫亦能豁痰。
半夏豁痰。
藉辛涼亦能清熱也。
觀麥門冬湯方中。
下氣止逆。
全藉半夏入生津藥中,此二方又藉半夏入清熱藥中。
仲景加減成方。
無非生心化裁。
後學所當神往矣!上氣面浮腫。
肩息,其脈浮大,不治。
又加利。
尤甚。
上氣之候,而至面目浮腫。
喘息動肩。
是肺氣壅逼。
上而不下。
加以脈浮大。
氣方外出。
無法可令內還而下趨,故云不治也。
加利則上下交爭。
更何以堪。
肺脹而咳。
左右不得臥,此痰挾瘀血礙氣而脹。
當歸、丹皮、赤芍、桃仁、枳殼、桔梗、半夏、甘草、竹瀝、薑汁、如外邪去後宜。
半夏、海石、香附、栝蔞、甘草為末。
薑汁蜜調噙之。
喻嘉言治施眉蒼。
肺痿喘嗽吐清痰。
肢體痿軟,不能舉動。
脈來虛數。
以蛤蚧二十枚。
酒浸酥炙。
人參、黑參各十兩。
蜜丸。
時噙化。
不終劑而痊。
石頑治陸去非。
肺痿聲颯吐痰。
午後發熱自汗。
左脈細數。
右脈虛濡。
平昔勞心耽色所致。
先與生脈散合保元湯。
次與異功散加黃 。
並加薑、棗。
與都氣丸晨夕兼進。
調補半月而熱除痰止。
月餘方得聲清。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