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二 諸傷門 虛損(傳尸)56】
沈朗仲曰:陰虛多火人。
偶感客邪,其蒸熱咳嗽。
雖異平時。
然察其脈,不能便顯浮緊之象。
但較平時必然稍旺。
慎勿輕用疏風散表。
以風藥性皆上升。
嗽喘咸非所宜,亦不可妄與清肺止嗽。
轉傷胃氣。
為害不淺。
當此宜暫停補藥。
靜以養陰。
邪自退聽。
內本多火。
腠理必疏,或啜熱湯稀飲。
汗氣隨通。
邪即解散。
先哲有云:陰虛火旺人。
元氣傷損。
雖有客邪。
切忌羌、防、柴、葛等升發散表之劑。
設不知此。
誤用風藥,則風乘火勢。
火助風威。
以煽動其陰邪。
輕則虛陽擾亂不寧。
重則氣隨汗脫而斃。
蓋邪氣方張,如日之初升。
雖有合劑。
遏之愈逆。
不獲已而用藥。
只宜小劑蔥白、香豉以解散之。
若陰火原不太盛。
小建中、黃耆建中,亦無妨礙。
誤用保肺藥,必咳嗽益甚,即於建中湯稍加葳蕤、細辛以搜散之。
俟其勢衰脈虛。
確遵趙以德甘寒杜風清熱之例。
庶無差誤,如六味合生脈。
去萸肉。
倍地黃、人參。
加葳蕤。
大劑作湯。
晨夕兼進。
合標本而為施治。
服後咳嗽稍減。
蒸熱未除,此虛陽不能斂製也。
加牛膝、鱉甲以滋下源。
分先後而為處裁。
然鱉甲非九肋者,必不能應手也。
若因飲食過度者,亦宜暫停補藥以觀其勢。
慎勿輕與消導。
戕伐其胃。
以招虛虛之謗。
惟枳實理中、甘草乾薑二湯。
分別本元及所停多少而裁用可也。
因勞役飢飽者。
補中益氣去升麻加煨葛。
提挈脾胃之清陽,則邪火自降。
若陰虛火炎。
斷無升舉之理。
後人不審。
每以升、柴治陰虛火旺。
無不蒙其害者。
虛勞不足。
汗出而悶。
脈結心悸。
行動如常。
不出百日危。
炙甘草湯主之。
千金翼法也。
若少年稟氣不足。
因飲食飢飽所傷。
致成虛損。
日晡潮熱。
形體羸弱。
腹脹氣急。
脈來弦數者。
白鳳膏最當,此葛可久法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