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二 諸傷門 勞倦49】
陸麗京曰。
內傷之原有三。
曰勞役傷脾。
曰飢飽傷胃。
曰負重傷血。
三者虛實懸殊。
所謂勞役傷脾者。
証必發熱頭痛。
惡風畏食。
自汗喘乏。
脈必氣口虛大。
平昔未慣勞役人多此。
東垣補中益氣証也。
飢飽傷胃者。
証必黃腫痞滿。
喘嗽惡食。
發熱身疼。
脈必氣口粗大。
藜藿勞苦人多此。
平胃散加棗礬。
負重傷血者。
在胃口則咳嘔血腥。
痞滿少食。
膈間隱隱刺痛。
脈必氣口見弦。
飽食奔馳人多此。
犀角地黃東加酒大黃。
稍奪其勢,即當因病製宜。
余積不攻而去矣! 周慎齋云:內傷左脈常細而澀。
右脈多浮而大。
陽氣下陷不能生陰,故血枯而左脈細澀。
脾胃虧損,不能生金,故氣虛而右脈浮大。
內傷寸口大於尺內,此陽盛脈也。
保元加歸、芍引下。
則大脈去而陽氣亦內收也,此從陽引陰之法。
肝脈細。
餘脈和緩。
補中加枸杞。
以枸杞補肝血故也。
脈氣不足。
用四君子。
脈氣有餘。
用平胃散。
有餘則瀉。
不足則補。
五臟皆然。
病重藥宜輕緩。
劑宜減小。
只以固中劑三四味。
以俟胃氣之復。
脾氣虛而脈弦者。
服補中益氣湯。
後必發瘧。
脾氣虛而濕勝。
服補中益氣湯。
後必患痢,此邪尋出路。
仍服前湯自愈。
清陽下陷。
陰火上升。
若用寒藥,則陽愈陷。
火愈熾。
火尋出竅。
虛者受之,或目痛,或耳聾,或齒痛。
從其虛而散也。
脾脈豁大。
須防作瀉。
虛陽作瀉。
遇此脈必難愈。
凡胸前作脹痛者,皆陽氣不達於胸。
陰氣填塞故也。
蓋陽則氣化通達。
陰則痰凝氣滯。
清陽下陷。
陰火上升,則為氣逆。
濁氣凝滯,則為痰厥。
所謂脾氣下溜。
乘於腎肝,而成痰厥氣逆之漸也。
香港腳上升則為清陽。
下行則為邪氣。
內傷中虛表熱,或潮熱自汗。
補中正方。
表熱。
加羌、防。
腹中滿。
加附子。
中氣不和。
加青皮、神曲。
間用八珍調理。
氣血俱虛。
十全大補。
陰虛火動。
脈洪大而不作瀉。
六味丸。
惡寒。
八味丸。
腹痛少食。
理中丸。
作瀉。
六味去熟地加遠志、沉香、砂仁。
不應。
加補骨脂、肉豆蔻。
倘病顛倒難明,必從脾胃調理。
凡用補中。
病熱已退。
升、柴不可用也。
若大便燥結。
小便不利,或平常見此証,此清氣下陷。
補中雖數帖無妨,如熱甚不去者。
甘草少故也,如用補中。
汗少肺氣不開。
加用黃 。
汗多裡氣不守。
加用人參。
熱不退。
加用甘草。
臍以下無汗。
加酒黃柏三分。
渾身拘急作脹。
系風寒。
宜加羌、防。
但作脹不拘急。
為內寒。
宜加附子。
內傷大便閉者。
補中加蘇子、枳殼、杏仁。
小便不利。
加牛膝。
汗多。
加白芍減升麻。
口乾。
加煨葛根、五味子。
無汗。
加用升麻。
久病而熱不退。
氣短促。
用保元、桂、附。
煩躁、加當歸、白芍、麥冬、五味。
大便欲去而不去,或著而不出為氣虛。
了而不了為血虛。
俱宜補中。
氣虛。
加用人參。
血虛。
加用當歸。
裡急後重。
初起皆屬於熱。
日久作陽氣虛陷治之。
前東加用升、柴。
內傷久而不愈。
潮熱微汗咳嗽。
不思飲食。
補中加乾薑、五味自愈。
不必理痰治嗽。
正氣足,則痰嗽自除矣!凡用補中。
下體痿軟,或虛弱者。
不可用。
當與八味丸。
凡內傷作瀉。
藏附子於白朮中。
令其守中以止瀉也。
表熱。
藏附子於黃耆中。
欲其走表以助陽也。
凡內傷調理脾胃,必用羌活散其肝邪,此為正治。
內傷用補中。
十餘劑而無汗,及汗不至足者。
難治。
然亦有服至二三十劑而汗出者。
若服後遍身疼痛者,亦難治。
氣虛作脹而脈虛。
用補中等和中藥。
脈反有力者,不治。
內傷寒熱間作。
氣血兩虛。
一不宜頭痛。
二不宜便秘。
三不宜絕穀瀉利。
三者皆難治。
凡內傷誤用竹葉石膏。
須防失血。
過二十日必有反復。
誤服黃柏、知母等藥。
須防泄瀉嘔吐。
二三日便見。
內傷身無大熱。
頭不甚疼。
胸膈飽悶。
大便不通。
庸醫下之而閉。
閉而復下。
下而不愈。
陽已將去,或遍身疼痛,不能轉動。
腹脹內有積血。
雖神氣清爽。
飲食可進,亦不能治,或問素有病患。
過勞役動作。
反覺精神強健何也?曰:此陰火沸騰。
扶助於內。
不覺元氣之不足也。
若靜養調適。
反覺神倦氣弱,此陰火已退。
陽無以復。
本相透露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