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志論篇】
刺志論篇
《刺志論》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形歸氣,故虛實同焉。
形氣相反,故病生。
氣,脈氣。
形,身形)。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則病。
(營氣之道,內穀為實,穀入於胃,氣傳於肺,精者,上行經遂,故穀氣虛實,古必同焉。
候不相應則為病也)。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
反此則病,(脈者,血之府,故虛實同,反不相應,則為病也)。
如何而反?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氣虛為陽氣不足當身寒,反身熱者,脈氣當盛,脈不盛而身熱,證不相符,故為反也。
《甲乙經》云:氣盛身熱,氣虛身熱,此為反也)。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穀入於胃,脈道乃行,穀入多而氣少者,是胃氣不散,故反也)。
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胃氣外散,肺並之也)。
臟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經脈行氣絡脈受血,經氣入絡,絡受經氣,候不相合,故皆反常)。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傷,謂觸冒也。
寒傷形故氣盛身寒。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