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卷四 舌56】
臨症視舌。
最為可憑,然亦未可執一。
《正義》云︰凡見黑舌,問其曾食酸甜咸物,則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
然梁成之黑,必潤而不燥,刮之即退為異。
又惟虛寒舌潤能染,若實熱舌苔乾燥,何能染及耶?凡臨症欲視病患舌苔燥潤,禁飲湯水,飲後則難辨矣。
《重慶堂隨筆》云︰淡舌白苔,亦有熱症,黃濃滿苔,亦有寒症,舌絳無津,亦有痰症,當以脈症便溺參勘。
又白苔食橄欖即黑,(凡酸物皆然。)
食枇杷即黃,又如燈下看黃苔,每成白色,然則舌雖可憑,而亦未盡可憑,非細心審察,亦難免於誤治矣。
黑舌苔有寒熱之分,辨別不精,死生立判。
汪苓友謂舌苔雖黑,必冷滑無芒刺,斯為陰証無疑,誠扼要之言也。
(舒馳遠《傷寒集注》)謂黑苔乾刺為二証,一為陽明熱結,陰津立亡,法主大黃、芒硝,急奪其陽,以救其陰,陰回則津回。
一為少陰中寒,真陽霾沒,不能熏蒸津液,以致乾燥起刺,法主附子、炮薑,急驅其陰,以回其陽,陽回則津回。
據此則黑苔冷滑者,必無陽証,而黑苔乾刺者,有陽証復有陰証矣。
臨症者可不慎歟? 舌現人字紋,多因誤投寒藥所致,楊乘六治沈姓感症危甚,舌黑而枯,滿舌遍裂人字紋,曰︰脈不必診也。
此腎氣湊心,八味証也,誤用芩連,無救矣。
逾日果歿。
程杏軒治農人患傷寒數日,寒熱交作,自汗如雨,脈虛神倦,舌苔白滑,分開兩歧,宛如刀劃,詢知誤服涼藥,與六味回陽飲,服之有效,斷進左右二歸飲數劑,舌苔漸退而安。
又《傷寒金鏡錄》有裂紋如人字形者,因君火燔灼,熱毒炎上而發裂,宜用涼膈散,此則舌見紅色,又當細辨脈症,分別治之。
繆氏子年十六,舌上重生小舌,腫不能食,醫以刀割之,敷以藥,閱時又生,屢治不痊,精力日憊,向余求藥,檢方書用蛇蛻燒灰研末敷之,(不用刀割。)
立愈,後不復發。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