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二十 痰飲病諸候 一、痰飲候623】
卷之二十 痰飲病諸候(凡十六論)
一、痰飲候
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而成痰。
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漉漉有聲,謂之痰飲。
其為病也,胸脅脹滿,水穀不消,結在腹內兩肋,水入腸胃,動作有聲,體重多唾,短氣好眠,胸背痛,甚則上氣咳逆,倚息,短氣不能臥,其形如腫是也。
脈偏弦為痰,浮而滑為飲。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左右側臥,不息十二通,治痰飲不消。
右有飲病,右側臥;左有飲病,左側臥。
又有不消,以氣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
治痰飲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