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匯粹 卷六 病能集四 諸血証87】
卷六 病能集四(雜証十門)
諸血証
張三錫曰︰營血之行,各有常道。
為火所迫,則錯亂沸騰,而諸失血之証作矣。
有如火急湯沸,勢不可遏。
丹溪之論曰︰口鼻出血,皆是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
法當補陰抑陽,氣降則血歸經矣。
是論血症三昧語。
蓋陽明之脈絡鼻,是經火盛,迫血妄行,從鼻出者曰衄,從口涌出者曰吐。
初起脈洪大,宜犀角地黃湯。
犀角性升散,能散一切有餘之火,乃陽明經藥,故曰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今人不知,泥於犀角解乎心熱一句,不分虛實,與四物同用。
若是實火,固為得宜,陰虛者寧免飛揚之禍?吐血,心口脹懣,口中血腥氣,用韭汁、童便、薑汁、鬱金同飲,其血自清。
勢盛脈芤大吐,用十灰散遏之,次用花蕊石散消之,後用清血藥鬱金、丹皮、赤芍之類,加降火。
有因怒而得者,宜平肝降火,炒梔子、青皮、芩、連、柴胡。
一切上焦血症,用五生飲,大獲奇驗。
用生韭、藕(荷葉亦可)京墨、側柏、生地,各取汁一杯,對童便。
其生地、側柏研爛,以童便和方得汁。
凡一應上溢之症,若脾胃氣壯,不瀉能食者,皆當以大黃醋製,和生地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屬,引入血分,使血下行,轉逆為順也,最妙法。
不知此而徒事涼藥,脾胃反傷。
今人治此,無一生者,此也。
諸失血後,倦怠昏憒,面失血,懶於言動,濃煎人參湯,所謂血脫補氣也,最妙。
先惡心,血雜痰出,嘔多至升許者,為嘔血。
有怒而得者,有過飲得者,鬱悒人久之,氣血凝滯,中焦運化失常,亦作嘔痰帶血出,宜分治之。
若肝脈旺,兩手弦數,宜平肝降火,連、梔、青皮、香附、柴胡、甘草、歸、芍,或用赤茯瀉心湯,是實者瀉其子也。
若右寸脈洪滑或數,解酒毒,降火和中,二陳加芩、連、梔、丹皮。
若沉結或洪數,宜舒鬱,越鞠丸去蒼朮,加丹皮、赤芍、歸尾主之,加韭汁亦妙。
脾統血,肺主氣,勞神多言,脾肺致傷,血妄行,忌涼劑,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遇勞即發,心肺受傷,其血必散,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佳。
咳血,熱壅於肺者易治,損於肺者難治。
瘦人有此,脈細數,多成勞,宜二母、二冬、紫菀、花粉、生地、丹皮、竹瀝、童便、薑汁,選用一方。
服藥血不止,是肺上有竅也。
用白芨末、豬肺煮熟,蘸食,日三四次,妙不可言。
昔人為白芨下咽至血竅,則竅為填而血止。
詳見《本草綱目》。
一法,取末於粥中吃,妙。
勞傷肺經,咳嗽有血,雞蘇散最妙。
功在阿膠、炒蒲黃。
勞嗽,服阿膠不止,無藥用矣。
咳血非靜養絕欲,不可與治。
諸病皆然,此尤當慎者。
咳血胸中痛,腥臭異常,肺脈數而虛,是肺痿。
諸失血過多,體倦少食,及血不止,扶正氣為急,人參、黃耆、五味子、芍藥、麥冬、甘草、歸身,加鬱金亦可。
唾血,平時津唾中有血,一屬腎虛有熱,一屬上焦實火。
有餘則瀉,加減涼膈加牡丹皮、藕節之類;不足則補,滋腎坎離,酒炒黃柏、肉桂一分許,瀉腎火,或加二冬、二母。
咯血,不嗽而咳出血也,咯同於痰。
氣鬱於喉嚨之下,滯不得出,咯而乃出。
求其所屬,咯、唾同出於腎也。
咯血為病最重,以肺手太陰之經。
氣多血少,又肺為清肅之臟,為火所爍,迫血上行,以為咯血,逆之甚矣。
上氣見血,下聞病音,謂喘而見血,且咳嗽也,為難治。
初起用童便、青黛,以瀉手足少陽三焦膽經之相火,而薑汁為佐,用地黃、牛膝輩以補陰,安其血。
如喉中咯出小血塊或血點,亦分虛實,瘦人最忌。
大法四物入童便,薑汁、青黛,或牛膝膏、地黃膏,尤妙。
上焦一切血症,稍止即服六味丸,最不可緩。
有血症者,終身不可脫。
滑伯仁曰︰失血家須用下劑破血,蓋施之於妄蓄之初。
亡血虛家不可下,蓋戒於亡失之後。
朱丹溪曰︰凡血症既久,古人多以胃藥收功。
喻嘉言曰︰血証有新久微甚,本無不由於火,然火有陰陽不同,治法因之迥遠。
今有暴病嘔血數盂,經曰暴病非陽,則其為火也,即非陽火甚明。
陽火者。
五行之火,天地間經常可久之物,何暴之有?惟夫龍雷之火,潛伏陰中,方其未動,不知其為火也。
及其一發,暴不可御,以故載陰血而上溢。
蓋龍雷之性,必陰雲四合,然後遂其升騰之勢。
若天青日朗,則退藏不動矣。
故凡用涼血清火之藥者,皆以水製火之常法,施之於陰火,未有不轉助其虐者。
大法惟宜溫補,而溫補之微細曲折,要在講明有素。
經曰少陰之脈營舌本,又曰咯血者屬腎,明乎陰火發於陰中。
其血咯之成塊而出,不比咳嗽勞症,痰中帶血為陽火也。
此義惟張長沙傷寒症中垂戒一款,云誤發少陰汗,動其經血者,下竭上厥,為難治。
後人於下竭上厥之理,總之弗省。
不知下竭者,陰血竭於下也;上厥者,陰氣逆於上也。
故陰火動,而陰氣不得不上奔;陰氣上奔,而陰血不得不從上溢;陰血上溢,則下竭矣。
血既上溢,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不能復返本位,則上厥矣。
陰氣上逆不過至頸而止,不能越高巔清陽之位,是以喉間窒塞,心忡耳鳴,胸膈不舒也。
然陰氣久居於上,勢必龍雷之火應之於下。
血不盡,竭不止也;氣不盡,厥不止也。
仲景斷為難治,其以是乎?吾將辟其扃,則以健脾中之陽氣為第一義。
健脾之陽有三善;一者,脾中之陽氣旺,如青天日朗,而龍雷潛伏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胸中窒塞之陰氣,如太空不留纖翳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飲食運化精微,復生其下竭之血也。
況乎地氣必先蒸土為濕,然後上升為雲。
若土燥而不濕,地氣於中隔絕矣,天氣不常清乎。
今方書皆治陽火之法,至龍雷之火,徒有其名,而無其治。
反妄引久嗽成癆,痰中帶血之陽症,不敢用健脾增嗽為例。
不思咯血之嗽,不過氣逆上厥,氣下則不嗽矣。
古方治龍雷之火用桂附,然施於暴血之症,可暫不可常。
蓋已虧之血,恐不能製其悍;而未動之血,恐不可滋之擾。
況此症以勞房憂恐,傷精傷腎。
又肝惟疏泄,是以少陰之氣當藏不藏,而少陰之血無端溢出,與仲景所謂誤發少陰,汗動其血者,無少異矣。
究而論治龍雷之火,全以收藏為主,以秋冬則龍雷潛伏也。
故治法惟以崇土為先,土濃則陰濁不升,而血患自息矣。
繆仲淳曰︰吐血有三要。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即是火,氣降則火降,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
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往往傷脾作泄,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傷肺,咳逆愈甚。
亦有用參而愈者,此是氣虛喘嗽,不由陰火致。
然宜以白芍、炙草製肝,枇杷葉、麥冬、薄荷、橘紅、貝母清肺,苡仁、山藥養脾,番降香、蘇子下氣,青 、鱉甲、銀柴胡、丹皮、地骨皮補陰清熱,酸棗仁、茯神養心,山萸、枸杞子、牛膝補腎,此累試輒驗之方。
然陰無驟補之法,非多服不效。
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循經絡者,氣逆上壅也。
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故降氣行血,則血循經絡矣。
若血凝必發熱、及胸脅痛、病曰沉痼耳。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
肝主藏血,吐者肝失其職也。
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薛立齋曰︰血症多屬形病俱虛,治者當求其屬而主之。
若鬱熱傷肺而衄者,用黃 益氣湯;肺氣虛熱,不能攝血而衄者,用四君加芎、歸、五味;鬱結傷脾而咳吐血者,用歸脾湯;胃經有熱而咳吐血者,用犀角地黃湯;胃氣弱而咳吐血者,用四君子加川芎、當歸、升麻;腎經虛熱,陰火內動而咯吐血者,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怒動肝火而見血者,用逍遙散。
雖曰血得熱而錯經妄行,亦有衛氣虛不能統攝營血而為妄行者,不可不察,臨症審諸。
又曰︰勞嗽見血,亦有勞傷元氣,內火妄動而傷肺者;亦有勞傷腎水,陰火上炎而傷肺者;有因過服天冬、生地寒藥,損傷脾胃,不能生肺氣而不愈者;有因誤用黃柏、知母之類,損傷陽氣,不能生陰精而不愈者。
凡此脾肺虧損,而腎水不足,以致虛火上炎,真臟為患也,須用補中益氣湯補脾土而生肺金,用六味丸滋腎水而生陰精,否則不救。
戴元禮曰︰牙宣有二証︰有風壅牙宣,有腎虛牙宣。
風壅者,消風散擦,仍服。
腎虛者,以腎主骨,牙者骨之餘,虛而上炎,故宣。
服涼劑而愈甚者,此屬腎,下虛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間黑錫丹,仍用薑、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揩擦,妙。
鼻衄,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所以從鼻而出。
有頭風自衄,頭風才發,則衄不止,宜芎附飲,間進一字散。
有因虛而衄,此為下虛上盛,不宜過用涼劑;宜養正丹,佐以四物湯、芎歸湯,磨沉香飲。
傷濕而衄,腎著東加川芎,名除濕湯。
傷胃致衄者,名酒食衄。
喜、怒、憂、思諸氣,皆能動血,以此致衄者,名五臟衄,上膈極熱而衄者,金沸草散去麻黃、半夏,加茅花,如荊芥散,或用黃芩芍藥東加茅花一撮。
虛極者,茯苓補心湯。
飲酒過多,及食熱物而衄,先用茅花湯。
衄愈甚,則用理中湯去乾薑,加干葛,驀然以水噴其面,使戰驚則止。
衄愈後,血因舊路,一月或三四衄;又有洗面而衄,日以為常,此即水不通,借路之意,並宜止衄散,茅花煎湯調下。
或四物湯加石菖蒲、阿膠、蒲黃各半錢,調熟石膏一匙許,兼進養正丹。
趙羽皇曰︰營者,水之精氣也;衛者,水之悍氣也。
又云:肺朝百脈之氣,脾統諸經之血,可知血藏於肝而屬於脾胃,明矣。
但人身之失血,種種不同。
故有鬱熱傷胃而吐血者,怒動肝火而見血者,腎虛火泛而咯血者,治法如清胃散、地黃湯、六味丸之屬,用之得宜,無不獲效。
獨見血之出於脾胃者,每略不講,一遇此等症,而莫可如何。
蓋人身之脾為營衛之主,氣血之根,今人思慮不遂,鬱傷火動,脾不攝血而從上竅出者,用歸脾湯補以斂之;力役過度,中氣勞傷,脾不統血而從下竅出者,用補中湯升以舉之。
一滋脾胃之陰,而從陰以引陽;一補脾胃之陽,而從陽以引陰。
先哲有言,曰血脫益氣,須以參 救之。
又云:下血諸症,日久多以胃藥收功。
無非為陽生陰長,以滋化生之源耳。
世人往往不識此症,多用地黃、童便,以清火養陰。
豈知脾胃既虛,多不利地黃之泥滯;中氣既弱,斷不宜童便之沉寒。
予見蹈此病者多,特為拈出。
柯韻伯曰︰失血之症,關系最重。
先輩立論甚詳,治法甚備。
如血脫益氣,見之東垣矣;滋陰清火,見之丹溪矣;安神補血,見之陸迎矣;引血歸源,見之吳球矣;攻補迭用,見之伯仁矣;逐淤生新,見之宇泰矣;辛溫從治,見之巢氏矣。
先止後補,見之葛氏矣;胃藥收功,見之石山矣;宜滋化源,見之立齋矣。
無說不通,無治不善。
乃創法者用之而痊,遵法者因循而敗,豈古今人有不相及歟?抑亦未知其要耳。
請言治血之要,其取效在調氣而補血,其收功在安神而固精。
夫人身中惟氣血用事,血隨氣行,誰不能言?獨於失血病,不言調氣之理。
血脫須補,誰不知之?反於失血症,不知補血之法,惟以降火為確論,寒涼為定方,至於氣絕血凝,猶不悔悟,不深可憫耶?夫氣亢於上焦之陽分,則陽絡傷,血隨氣上溢於口鼻,當桃仁承氣以下之;氣並於下焦之陰分,則陰絡傷,血隨氣而下陷於二便,用補中益氣以舉之。
氣有餘必挾火,當用苦寒以涼其氣;氣不足便挾寒,宜用甘溫以益其氣。
此調氣之大要也。
血自心來者,補心丹主之;脾來者,歸脾湯主之;肺來者,生脈散主之︰腎來者,腎氣丸主之,此補血之大要。
然氣血者後天,精神者先天,故精神不散,氣血和調,形體不敝,精神內守。
故治血者,必用安神固精,使病者積精全神,以善其後,何有夭枉之憾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