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諸痺門63】
張子和曰︰痺之為狀,麻木不仁,以風寒濕三氣合而成之。
故《內經》曰︰風氣勝者為行痺。
風則陽受之,故其痺行,旦劇而夜靜。
世俗不知,反呼為走注疼痛、虎咬之疾。
寒氣勝者為痛痺。
寒則陰受之,故其痺痛,旦靜而夜劇。
世俗不知,反呼為鬼忤。
濕氣勝者為著痺。
濕勝則筋脈皮肉受之,故其痺不去,肌肉削而著骨。
世俗不知,反呼為偏枯。
痺則從外入,所受之邪各有淺深,或痛或不痛,或仁或不仁,或筋屈而不能伸,或引而不縮,寒則蟲行,熱則縮緩,不相亂也。
皮痺不已,而成肉痺;肉痺不已,而成脈痺,脈痺不已,而成筋痺;筋痺不已,而成骨痺。
久而不已,乃舍其合。
若臟腑俱病,雖有智者不能善圖也。
凡病痺,其脈沉澀。
其病以濕熱為源,風寒為兼,三氣合而為痺。
李士材曰︰痺病初在外,久而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舍於臟。
在外者祛之猶易,入臟者攻之實難。
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臟者養正為先。
治行痺者散風為主,御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
治痛痺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
治著痺者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以勝濕,而氣足自無頑麻也。
分條治法,別列於左。
筋痺即風痺也,游行無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氣血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古稱走注,今名流火,防風湯主之,如意通聖散、桂心散、沒藥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
脈痺即熱痺也,臟腑移熱,復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故 痺,肌肉熱極,唇口反裂,皮膚色變,升麻湯主之。
肌痺即著痺,濕痺也,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神效黃 湯主之。
皮痺者,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宜疏風養血。
骨痺即寒痺,痛痺也,痛苦切心,四肢攣急,關節浮腫,五積散主之。
喻嘉言曰︰痺症非不有風,然風入於陰分,與寒濕互結,擾亂其血脈,致身中之陽不通於陰,故致痺也。
古方多有用麻黃、白芷者,以麻黃能通陽氣,白芷能行榮衛也,然入在四君、四物等藥之內,非專發表明矣。
至於攻裡之藥,從無用之者,以攻裡之藥皆屬苦寒,用之則陽愈不通,其痺轉入諸腑,而成危症者多矣。
朱丹溪痛風論曰︰氣行脈外,血行脈內,晝夜五十營,此平人之造化也。
得寒則行遲而不及,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內傷於七情,外感於六淫,則氣血之運,或遲或速,而病作矣。
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於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臥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污濁凝滯,所以作痛。
夜則痛甚,行於陰也。
治以辛熱之劑,流散寒濕,開發腠理,其血得行,與氣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數種。
東陽傅文年逾六十,性急作勞,患兩腿痛,動則更甚。
予視之曰︰此兼虛症,當補血溫血,病當自安。
遂與四物湯加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薑汁,研潛行散,熱飲三四十帖而安。
又朱宅閫內,年近三十,食味甚濃,性躁急,患痛風攣縮數月,予視之曰︰此挾痰與氣症,當和血疏氣導痰,病自安。
遂以潛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枳殼、通草,陳皮、桃仁、薑汁,煎服半年而安。
又鄰鮑六,年二十餘,因患血痢,用澀藥取效,後患痛風,叫號撼鄰。
予視之曰︰此惡血入經絡症,血受濕熱,久必凝濁,所下未盡,留滯隧道,所以作痛。
經久不治,恐成偏枯。
遂與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生甘草,煎入生薑汁,研潛行散,入少酒飲之,數十劑而安。
張三錫曰︰痛風即《內經》痛痺。
但今人多內傷,氣血虧損,濕痰陰火流滯經絡,或在四肢,或在腰背,痛不可當,一名白虎歷節風是也。
大抵濕多則腫,熱多則痛,陰虛則脈數而重在夜,氣虛則脈大而重在晝。
肢節痛須用羌活,去風濕亦宜用之。
如肥人肢節痛,多是風濕,與痰飲流注經絡而痛,宜南星、半夏。
如瘦人肢節痛,是血虛,宜四物湯加防風、羌活。
如瘦人性躁急、肢節痛、發熱,是血熱,宜四物加酒炒黃芩、黃柏。
如肢節腫痛脈滑者,常用燥濕,宜蒼朮、南星,兼行氣藥木香、枳殼、檳榔,在下加漢防己。
若肢節腫痛脈澀數者,此是淤血,宜桃仁、紅花、當歸、川芎,及大黃微利之。
如倦怠無力而肢節痛,此是氣虛。
兼有痰飲流注,宜參、朮、星、半。
戴院使曰︰臂痛有血虛一症,血不榮於筋,或致臂痛,宜蠲痺湯、四物湯各半煎服。
若坐臥為風濕所搏,或睡後手在被外,為寒邪所襲,遂令臂痛,宜五積散及蠲痺湯、烏藥順氣散。
審知是濕,蠲痺東加蒼朮、防己三四分。
方約之曰︰風、痿之別,痛則為風,不痛則為痿。
經曰︰痛則為實,不痛則為虛,曰風曰痿,虛實二者而已。
東垣曰︰氣盛病盛,氣衰病衰。
何則?人之氣血充實,而風寒客於經絡之間,則邪正交攻,而疼痛作矣。
人之氣血虛弱,而痰火起於手足之內,則正不勝邪,而痿痺作矣。
故丹溪先生曰︰痿症切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
蓋以風為實而痿為虛也。
曰散邪曰補虛,豈可紊亂乎? 附香港腳 張三錫曰︰香港腳委屬濕熱。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蓋脾主四肢,足居於下,而足多受其濕,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其病作矣。
是以先從氣沖穴隱核痛起,及兩足紅腫,或惡寒發熱,狀若傷寒,是其候也。
或一旬,或半月,復作如故,漸至足筋腫大如瓠者有之。
古方名為緩風,宋元以來呼為香港腳。
原其所由,非止一端;有從外感而得者,有從內傷而得者。
所感雖有內外之殊,其濕熱為患則一也。
凡香港腳初起,其勢甚微,飲食起居如故。
惟卒起腳屈弱不能動為異耳。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