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匯粹 卷二 脈要集 脈之大要23】
夫脈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心煩,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渾渾其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
大者多氣少血,小者氣血皆少。
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少血少氣,微有寒。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
脈之浮沉及與人迎寸口氣大小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者為逆;病之在腑,浮而大者易已。
人迎盛者傷於寒,氣口大傷於食。
沉細懸絕者為陰,盛躁喘數者為陽。
邪氣來,緊而疾;穀氣來,徐而和。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
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形氣相得者生。
三伍不調者病。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中部之脈雖獨調,與中臟相失者死。
中部之脈相減者死。
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澀甚曰病,數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
張景岳曰︰脈之見象,陰陽而已。
本經謂三陽搏而勿浮,三陰搏而勿沉,是則雖有一陽、二陽、三陽之分,而總在勿浮之例︰雖有一陰、二陰、三陰之分,而總在勿沉之例。
可見胃氣之本,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遲不數,滑而不澀,此太和之人也。
一自邪氣勝而正氣衰,胃氣竭而臟氣見,遂有太過不及之病形與脈象俱見,於是有浮、沉、大、小、緩、急、滑、澀八者之脈見。
夫八者之脈,皆病脈也,然各有所主,有於中者必形於外,要其微甚懸絕之相去,即可得之氣血多少,死生之診。
故其診法雖有不同,而大要則有所定,所謂知要者一言而終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