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匯粹 卷二 脈要集 《內經》脈要(並附名公諸論注)15】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視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切脈動靜,診陰陽也。
視目精明,診神氣也。
察五色變現,診生克邪正也。
觀臟腑虛實,以診其內;別形容盛衰,以診其外。
故凡診病者,必合脈色,內外參伍以求,則陰陽表裡寒熱之情無所遁,而先後緩急真假逆從之治必無瘥,故可以決生死之分。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
凡此數者,皆有對待之理,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故凡病之善惡,形之動靜,皆所當辯。
能明此義,而用之有紀,診道斯備。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精,以知死生。
陰陽五行,四時脈之正反所不能離,離則無從補瀉。
所謂一之精,天人一理之精微也。
故知此之所以然者,是謂得一則知人之生死矣。
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虛靜二字,診家當關一句︰虛者,廓然無我,胸無一字之預留;靜者,游神寂寞,前無一意之或雜,然後可診有過之脈。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
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脈從四時,弦洪毛石。
《內經》並之胃氣,而各形容其妙,使人可思可悟,而又兼內外以診︰內則藏氣藏象有位,故可按而紀之;外則經氣經脈有序,故可終而始之。
四時內外,六者之法,則脈之時動,病之所在。
或內或外,皆可知之。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
此言氣口左右三部候脈法也。
柯韻伯曰︰季脅之位在章門(穴名),後包於腹,前合於臍,天樞(穴名)之分,帶脈所束。
古聖欲明氣口成寸之義,將分肺脈三部,以候五臟。
而先提此句者,以氣口獨為五臟主,而臟氣會季脅故也,夫脈之有尺,如木之有根。
季脅包於腎外,人之元氣在腎,包含全賴乎季脅。
前賢只講得脈會太淵,而不審臟會季脅,仲景所謂按寸不及尺也。
經曰︰善調尺者,不待於寸。
此尺內兩傍診季脅也。
尺列以候腎,尺內以候脾中。
人身背包乎外,胸腹隱於手足之裡,故兩腎附於背脊者,謂之外。
二腸、膀胱、三焦之在腹者,謂之內,故內以候腹中,所謂腹中者,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肺。
柯韻伯曰︰從尺而上之,故以為附上,即尺前膈骨,所謂關也。
肝居左而近背,故外候;膈在胸中,故內候,人之有膈,前齊鳩尾,後齊權骨,所以膈中下焦之濁氣,不使上熏心肺,而傷清陽之氣,心肺居膈上,肝、脾、腎居膈下,五臟俱注於膈,肺、脾、腎、膽之脈俱貫膈而上,腸、胃、心、腎、包絡、三焦之脈從膈而下,是十一經必由之道也。
越人廢而不講,故後人不知此義。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柯曰︰上附上,謂寸也,心居肺下,而位於中,肺偏於右,是心居肺左矣。
心肺俱近背,故俱外候。
胸中主宗氣,膻中主包絡相火之氣,在中,故內候。
此三部中上部天一候之法耳。
《難經》不審氣口候陰,以六腑配三部之中,胸、膻、膈、腹廢而不講矣。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喻嘉言曰︰上古神聖首重切脈,《內經》部位分明。
後人以心與小腸為表裡,遂舉越人之言以定部位。
不知此可論病機,如心遺熱於小腸,遺熱於大腸之類,不可以定部位也。
《內經》尺裡以候腹中,尺外以候腎二語,已盡其義。
蓋胸中屬陽,腹中屬陰,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所傳渣滓水液,惟腹中是其位置,非若胃為水之海。
清氣在上,膽為決斷之官,靜藏於肝,為十一藏之所決,可得部之於中焦也,至於上焦,重重膈膜,惟心肺得以居之,所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是也。
二腸濁穢之腑,與膈上清陽迥不相通,豈可因外絡連屬;反謂寸之清陽上浮為腑,沉者為臟?經所謂臟真高於肺者,乃臟真高於大腸矣。
且左浮為小腸脈,沉為心脈,是水中污泥反浮於蓮花之上,有是理乎?若膻中為臣使,包裹而絡於心下,以寄心君喉舌之司,下膈歷絡三焦,與手少陽之脈散絡心包,正見心胞相火與少陽相火相輸應也。
心胞關系之重,是亦以待分手經之一,而可稱為臟耳。
羅東逸曰︰喻說二腸,止明部之不當,未嘗明其脈之謬也。
今姑以《脈經》之所謂陰陽,即其所謂而辨之。
其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
又曰︰關前為陽,心肺主之;關後為陰,肝腎主之。
又曰︰脈浮而大散者心,脈浮而短澀者肺。
是心肺主陽而出關前,為浮而呼出;腎肝主陰出關後,為沉而吸入者也。
今其書百條,乃曰左寸陽實者,小腸實也;陽虛者,小腸虛也;陽絕者,小腸絕也;左寸陰實者,少陰實也等語。
夫浮而大散者為心脈,為關前,主陽矣。
其脈之有虛、實、絕,皆以為陰。
而杜撰一小腸之虛、實、絕為陽,而加以心脈之上,則小腸之陽脈當作何狀,得加於浮大而散之上耶?且右脈浮澀而短,又以為陰,彼大腸陽脈更當作何狀?而云虛實與絕也,終《脈經》竟無一舉二腸脈據者。
不寧唯是,候外感風寒,必於左寸,則又太陽、膀胱與小腸同居左寸,俱在心之上矣。
其瑕不攻自破,特莫之覺耳。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