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養生餘錄(上) 津唾3136】
真人曰︰常習不唾地。
蓋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氣常流,面目有光。
書云︰養性者唾不至遠。
遠則精氣俱損,久成肺病,手足重,皮毛粗澀,脊痛咳嗽。
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唾液為醴泉,聚流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溉臟潤身。
宣通百脈,化養萬神。
肢節毛髮,堅固長春。
人骨節中有涎,所以轉動滑利。
中風則涎上潮,咽喉滾響。
以藥壓下,俾歸骨節可也。
若唾其涎,時間快意,枯人手足,縱活亦為廢人。
小兒驚風,亦不可唾涎也。
風涎急塞,有人喜唾,液乾而體枯。
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法,久而體復潤。
蓋人身以津液為本,在皮為汗,在心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
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出則皆不可回。
唯津唾則獨可回,則生意又續矣。
津液者,吾身之寶。
《金丹訣》曰︰寶聚則為富家翁,寶散則為孤貧客。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