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背疽2269】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27 23:42
標題: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背疽2269】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背疽2269

 

 

凡背疽 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氣盛也,隔蒜灸之。

 

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隨火而散。

 

若不痛者,須明灸之,或用黃連解毒散之類。

 

頭痛拘急乃表証,用人參敗毒散一二劑服之。

 

如 痛,用金銀花散,或槐花酒、神效托裡散。

 

痛腫硬脈實者,以清涼飲、仙方活命飲、苦參丸。

 

腫硬木悶,疼痛發熱,煩躁飲冷便秘,脈沉實者,內疏黃連湯,或清涼飲子。

 

大便以利,欲得作膿,用仙方活命飲、托裡散、蠟礬丸,外用神異膏。

 

飲食少思,用六君子湯加藿香,連進三五劑,更用雄黃解毒散洗患處,每日用烏金膏塗瘡口處。

 

候有瘡口,即用紙作捻,蘸烏金膏, 入瘡內。

 

苦有膿,為脂膜間隔不出而作脹痛者,宜用針引之;腐肉堵塞者,去之;若瘀肉腐動,用豬蹄湯洗;如膿稠或痛,飲食如常,瘀肉自腐,用消毒與托裡藥相兼服之,仍用前二膏塗貼;若腐肉已離好肉,宜速去之,亦用托裡藥,若瘀肉不腐,或膿清稀,不 痛者,急服大補之劑,亦用桑柴灸之,以補接陽氣,解散鬱毒。

 

大抵氣血壯實或毒輕少者,可假藥力,或自腐潰;怯弱之人,熱毒中膈,內外不通,不行針灸,藥無全功。

 

然此証若膿已成,宜急開之。

 

否則,重者潰通臟腑,腐爛筋骨,輕者延潰良肉,難於收功,因而不斂者多矣。

 

一人患此痛甚,服消毒藥愈熾,以隔蒜灸而止,與仙方活命飲二劑頓退,以托裡藥潰而愈。

 

一人年五十,患背疽四五日, 腫大痛,赤暈尺餘,重如負石。

 

勢熾當峻攻,察其脈又不宜。

 

遂先砭赤處,出黑血碗許,腫痛背重皆去,更敷神效散,及仙方活命飲二劑,瘡口及砭處出黑水而消。

 

一人 腫作痛,脈浮數,與內托復煎散,二劑少退,與仙方活命飲,四劑痛止而潰,再用托裡藥,愈。

 

一人毒勢熾甚,痛不可忍,諸藥不應。

 

以仙方活命飲,二劑諸証悉退,又二劑而潰,以金銀花散六劑而愈。

 

一人濃味氣鬱,形實性重,年近六十,患背疽。

 

醫與托藥皆不行,惟飲香附末甚快,自腫至潰,始終只此一味而安。

 

(此體實而病又實,蓋千百而一見也。

 

每思香附,經不言補,惟不老湯乃言有益於老人,用片子薑黃、甘草、香附三味,以不老為名,且引鐵瓮先生與劉君為証,夫豈無其故哉﹗蓋於行中有補之理耳。

 

天之所以為天,健而有常,因其不息,所以生生無窮,正如茺蔚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故名益母。

 

胎產所恃者,氣血也,胎前無滯,產後無虛,以其行中有補也,夏枯草治瘰癧亦然,此因情性而治也。)

 

通府患發背十餘日,勢危脈大,先飲槐花酒二服,其勢退,再飲敗毒散二劑,更飲托裡藥數劑,漸潰。

 

又用桑柴燃灸患處,每日灸良久,仍貼膏藥,灸至數次,膿潰腐脫,以托裡散加白朮、陳皮,月餘而愈。

 

一侍御髀胛患毒痛甚,服消毒藥不減,飲槐花酒一服,勢隨退,再用托裡消毒藥,愈。

 

一人患發背甚危,取金銀藤五六兩搗爛,入熱酒一鐘,絞取汁,溫服,渣罨患處,四五服而平。

 

彼用此藥治瘡,足以養身成家。

 

蓋金銀花瘡科聖藥,不論已成未成,並有回生之功。

 

一老人年七十,背疽尺餘,雜服五香湯、十宣散數十貼,膿血腥穢,嘔逆不食旬餘。

 

病人自言︰十宣散服之膈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苦淋痛嘔逆及不得睡而已。

 

急煎參 當歸膏,以牛膝湯入竹瀝調化與之,三日盡藥斤半,淋止思食,七日盡藥四斤,膿自涌出,得睡,兼旬而安。

 

時六七月也。

 

一叟六十餘,好酒肉,背疽見膿,嘔逆發熱,用十宣散已多。

 

醫以嘔逆投嘉禾散,加丁香,時七月大熱,脈洪數有力。

 

予曰︰脈証在潰瘍尤忌,然形氣尚可為。

 

只與獨參東加竹瀝,藥盡十五六斤、竹百竿而安。

 

予曰︰此幸耳,不薄味,恐再發。

 

後因夏月醉坐池中,左脅旁生軟塊如餅,二年後潰為疽,自見脈証如前,仍服參、耆、竹瀝而安。

 

一婦發背,用托裡消毒藥二十餘劑而潰,因怒,頓吐血五六碗,氣弱脈細。

 

此氣血虛極也。

 

令服獨參膏斤許,少緩;更以參、耆、歸、朮、陳皮、炙甘草三十劑,瘡口漸合。

 

若投犀角地寒涼之藥,其誤也鮮矣。

 

一人背瘡如碗大,潰見五臟,僅隔膜耳,自謂必死。

 

《精要》︰取大鯽魚一枚去腸臟,以羯羊糞填實,煨令焦黑極燥,為末,乾糝之,瘡口遂合,累用有效。

 

須膿少欲生肌時用之。

 

一人年四十,發背,心脈洪數,勢危劇,經曰︰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脈洪數乃心火熾甚,心主血,心氣滯則血不流,故生癰也。

 

其竹馬灸其穴是心脈所游之地,急用隔蒜灸,以瀉心火,拔其毒,再用托裡消毒,愈。

 

一人發背,瘡頭甚多,腫硬色紫,不甚痛,不腐潰,以艾鋪患處灸之,更用大補藥,數日,死肉脫去而愈。

 

一人忽惡心,大椎骨甚癢,須臾臂不能舉,神思甚倦。

 

此謂天疽,危病也。

 

隔蒜灸,癢愈甚,乃明炙(著肉灸也。)

 

五十壯癢止,旬日愈。

 

《精要》云︰灸有回生之功,信矣。

 

一人背毒, 痛發熱,飲冷多汗,便秘譫語,以破棺丹二丸而寧。

 

再以金銀花四劑而膿成,開之,更用托裡散,愈。

 

一太監發背,腫痛色紫,脈息沉數。

 

良甫曰︰脈數發熱而痛者,發於陽也。

 

且瘡瘍赤甚則紫,火極似水也。

 

詢知常服透骨丹半載,乃積溫成熱所致,遂以內疏黃連湯,再服稍半,更用排膿消毒藥,及豬蹄湯、太乙膏而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