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內經脈候 脈訣辨妄219】
脈自《內經》以下,歷周秦漢,鮮有得其旨緒者。
至晉王叔和氏以脈鳴時,撰有《脈經》,可謂詳切。
惜其謬以大小腸候之兩寸,致有後人乘訛集為《脈訣》,遂致《脈經》幾隱晦也。
至宋龐安常氏始得經意,而有人迎氣口之辨。
嗣後論脈未能或之先也。
脈為醫之關鍵,醫不察脈則無以別証,証不別則無以措治。
醫惟明脈則誠良醫,診候不明則為庸妄,脈其可以弗辨乎哉﹗況醫道之創製,始於神農而闡於軒岐。
先賢論脈必本乎《內經》,《內經》為軒岐問答之書,貫徹天人,該博義理,所謂三墳之書者是也。
夫何六朝高陽生竊晉王叔和氏之名,撰為《脈訣》。
以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為歌成帙,謂淺近易習,致使後學樂從訛承惑,固而不知覺。
蔡西山、戴同父氏力為之辨,而辨之未盡辨也。
右尺命門三焦並無經臟可候之理,由辨而知其非者,僅千百之一二。
小大腸候之兩寸,就以王氏《脈經》誠為妄謬,又況《脈訣》之妄以誣人乎﹗分以七表八裡九道之名,夫何為也?以表言之,則實脈非表也,以裡言之,則遲脈非裡也,而道更不知為何道也。
此其所以為妄者一也。
又以脈狀圖之以示人,而弦脈固可圖也,而數脈遲脈促脈結脈皆以至數為狀,而可以圖之乎?此其為妄者二也。
夫以言而傳之者,亦下學之事耳。
上達者,以神領,以心悟,而後得其妙焉。
彼以左寸心與小腸同候,不知其祖述何聖,抑不知其祖述何經。
既不祖述,必據以理之可準,義之可通,而固可宗也。
以理言之,則大小腸皆居下部之地,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謂理之可準乎,抑義之可通乎?又謂左寸浮以候小腸之脈,設只單浮則心脈無矣。
經曰︰心脈絕死不治,心脈可以一日無乎?予逆推其小腸配於左寸之誤也。
彼蓋因夫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為表裡,誤移於寸口合而診之。
其大腸配於右寸之誤也,因夫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為表裡,誤移 寸口合而候之。
殊不知經絡相為表裡,診候自有異同。
《內經》以心配膻中,肺配胸中,以肝配膈,以脾配胃,兩尺外以候腎,內候腹中,大腸小腸膀胱三腑,盡屬腹中下部之位,故三部寸關尺之配診,則冬因其臟腑之位焉,何嘗泥於經絡而候之也。
況且命門並無經臟,三焦亦非一腑,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原夫大小腸居小腹之下部,今而逆候寸口之上部,惡乎宜乎?經絡表裡部位診候,各有所屬,豈容強合以亂經位。
此其為妄者三也。
吾之浮以候表主於外,心部之表候者,目 汗腠之所屬也。
沉以候裡主於內,心部之裡候者,精神氣血之所屬也。
又謂女人與男子脈相反悖,致後人有以左尺候心、右尺候肺者,殊不知男女之異者,不過氣血之少異、尺寸之強弱耳,五臟六腑定位固亦可以異乎?此其為妄者四也。
予其容已弗辨乎哉?今述《內經》脈候,統屬診法,質疑刊誤,以正其非。
君子觀之,當自覺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