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翼醫通考 病證195】
醫寄死生,斯術之大。
須資賢智,勿信庸愚。
最要變通,不宜固執。
洞明脈病藥治之理,詳悉望聞問切之情藥推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
脈究浮沉遲數滑澀之形,表裡寒熱虛實之應;阿阿春柳之和,弦鉤毛石之順。
藥用君臣佐使,脈分老幼瘦肥。
藥乃天地之精,藥宜切病;脈為氣血之表,脈貴有神。
病有外感內傷,風寒暑濕燥火之機;治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之劑。
外感異乎內傷,寒証不同熱証。
外感宜散而內傷宜補,寒証可溫而熱証宜清。
清溫得宜,須臾病愈;補瀉失度,頃刻人亡。
外感風寒,宜分經而解表;(外感風寒,傳變不一,宜分經絡散解方可。)內傷飲食,可調胃以消溶。
(內傷飲食,只在一處,不過調胃消導而已。)胃陽主氣司納受,陽常有餘;脾陰主血司運化,陰常不足。
胃乃六腑之本,脾為五臟之源。
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
調和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謹飲食,為卻病之良方。
病多寒冷鬱氣,氣鬱發熱;或出七情動火,火動生痰。
有因行藏動靜以傷暑邪,或是出入雨水以中濕氣。
亦有飲食失調而生濕熱,倘或房勞過度而動相火。
製伏相火,要滋養其真陰;祛除濕熱,欲燥清其脾胃。
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
陽暑可清熱,陰暑可散寒。
尋火尋痰,分多分少而治;究表究裡,或汗或下而施。
痰因火動,治火為先;火因氣生,理氣為本。
治火,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消;理氣,微則宜調,甚則究其源而發散。
實火可瀉,或瀉表而或瀉裡;(指外感也。)虛火宜補,或補陰而或補陽。
(指內傷也。)暴病之謂火,怪病之謂痰。
寒熱濕燥風,五痰有異;清涼燥潤散,五治不同。
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
或鬱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鬱。
金木水火土,五鬱當分;瀉折達發奪,五法宜審。
鬱而生火生痰而成病,病則耗氣耗血以致虛。
病有微甚,治有逆從。
微則逆治,甚則從攻。
病有標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法分攻補,虛而用補,實而用攻。
少壯新邪,專攻是則;老衰久病,兼補為規。
久病兼補虛而兼解鬱;陳或蕩滌而或消溶。
積在胃腸,可下而愈;塊居經絡,宜消而痊。
女人氣滯於血,宜開血而行氣;男子陽多乎陰,可補陰以配陽。
蓯蓉山藥,男子之佳珍;香附縮砂,女人之至寶。
氣病血病,二者宜分;陽虛陰虛,兩般勿紊。
陽虛氣病,晝重而夜輕;血病陰虛,晝輕而夜重。
陽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熱;陰虛生火,火生熱,熱生風。
陽盛陰虛而生火,火逼血而錯經妄行;陰盛陽虛則生寒,寒滯氣而周身浮腫。
陰虛生內熱,陽虛畏外寒。
補陽補氣,用甘溫之品;滋陰滋血,以苦寒之流。
調氣貴用辛涼,和血必須辛熱。
陽氣為陰血之引導,陰血為陽氣之依歸。
陰陽兩虛,惟補其陽,陽生而陰長;氣血俱病,只調其氣,氣和而血隨。
藏冰發冰,以節陽氣之燔;滋水養水,以製心火之亢。
火降水升,斯人無恙;陰平陽秘,我體長春。
小兒純陽而無陰,老人氣多而血少。
肥人氣虛有痰,宜豁痰而補氣;瘦人血虛有火、宜降火以滋陰。
膏粱無厭發癰疽,燥熱所致;淡薄不堪生腫脹,寒濕而然。
北地聳高,宜清熱而用燥,南方污下,可散濕以溫寒。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