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鑒 卷二 灸之不發18】
國信副使覃公中四十九歲。
至元丙寅春。
病臍腹冷疼。
完穀不化。
足 寒而逆。
皮膚不仁。
精神困弱。
診其脈沉細而微。
遂投以大熱甘辛之劑。
及灸氣海百壯。
三裡三穴各三七壯。
陽輔各二七壯。
三日後以蔥熨。
灸瘡皆不發。
復灸前穴依前壯數。
亦不發。
十日後。
瘡亦更不作膿。
瘡口皆干。
癸丑歲初。
予隨朝承應。
冬屯於瓜忽都地面。
學針於竇子聲先生。
因詢穴 。
曰。
凡用針者氣不至而不效。
灸之亦不發。
大抵本氣空虛。
不能作膿。
失其所養故也。
更加不慎。
邪氣加之。
病必不退。
異日因語針灸科忽教授。
亦以為然。
至元戊辰春。
副使除益都府判。
到任未幾時。
風疾。
半身麻木。
自汗惡風。
妄喜笑。
又多健忘。
語言微澀。
醫以續命湯復發其汗。
津液重竭。
其證愈甚。
因求醫還家。
日久神氣昏憒。
形容羸瘦。
飲食無味。
便溺遺失。
扶而後起。
屢易醫藥。
皆不能效。
因思內經云。
陽氣者若天與日。
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今因此病。
而知子聲先生之言矣。
或云。
副使肥甘足於口。
輕暖足於體。
使令足於前。
所為無不如意。
君言失其所養。
何也。
予曰。
汝言所養。
養口體者也。
予論所養。
養性命者也。
且覃氏壯年得志。
不知所養之正。
務快於心。
精神耗散。
血氣空虛。
因致此疾。
靈樞經云。
人年十歲。
五臟始定。
血氣已通。
其氣在下。
故好走。
二十歲血氣始盛。
肌肉方長。
故好趨。
三十歲五臟大定。
肌肉堅。
血氣盛滿。
故好步。
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
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
華榮頹落。
發頗斑白。
平盛不搖。
故好坐。
五十歲肝氣始衰。
肝葉始薄。
膽汁始減。
目始不明。
六十歲心氣始衰。
善憂悲。
血氣懈惰。
故好臥。
七十歲脾氣始衰。
皮膚已枯。
八十歲肺氣衰。
魄魂散離。
故言善誤。
九十歲腎氣焦臟枯。
經脈空虛。
百歲五臟皆虛。
神氣皆去。
形骸獨居而終矣。
蓋精神有限。
嗜欲無窮。
輕喪性命。
一失難復。
其覃氏之謂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