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八 瘡370】
瘡腫痛者,風熱溫毒也。
荊防敗毒(方見癰疽。)
三香膏 治遠年近日,一切 瘡潰爛至骨疼痛。
乳香(二錢) 松香(三錢) 共為細末,用香油調,用包棕子的箬葉薄者密密刺孔,將藥攤其上,用箬葉貼患處,藥居中上,用完箬葉蓋之,帛扎住,當時止痛生肌。
黃柏散 治 瘡濕痛及遍身熱瘡。
黃柏(一兩) 輕粉(三錢) 共為末,用豬膽汁調塗。
濕則干摻。
瘡膏 並治杖瘡。
古鍛石 枯礬(各二錢)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用桐油一半、香油一半。
先用槐花一合入內煎黑,濾去渣後,入松香三錢煎沸,又濾去渣,入黃蠟五錢熬成膏,滴水不散為度,將藥末於內再熬黑色,滴水成珠即好。
不問遠年、新發 瘡,先用蔥白、防風煎水洗淨敷藥。
其有不平,唾津塗指,捻藥成塊,填於不平處,用油單紙攤膏貼患處,候瘡愈皮老為度。
棒瘡亦然,神效。
隔紙膏 黃香(研爛) 輕粉 銀朱(各五錢) 冰片(半分) 上合研極細末,香油調,用油單紙攤,先以針密密刺孔,將藥攤於孔上夾於中。
每貼以孔口向瘡貼。
先將蔥頭、花椒、細茶煎水洗淨瘡毒後貼上,用布帶緊扎。
夏月一日一換,冬月二日一換一洗。
其臭爛不可聞者,不過五貼而愈,神效。
宜忌諸般發物。
凡攤藥,看瘡大小形式攤貼。
貼 瘡方 治不拘新久 瘡,並棒瘡、疔痂,貼之即效。
花紅絹(燒灰,二分) 蛾口繭(燒灰,二分) 桔礬(一分) 珍珠(火煨,三分) 血余灰(二分) 飛羅白面(一分) 官粉(二分) 上研細末,用黃蠟二兩熔化入藥內,好紙攤,神效。
瘡方 五倍子炒為末,加百草霜化黃蠟入內,攤隔紙膏貼之愈。
一男子,腿患癰,服克伐之藥,虧損元氣,不能成膿。
余謂托裡而潰,大補而斂。
若大便燥緒,用十全大補東加麥門、五味而潤。
月余仍結,自服潤腸丸而瀉不止。
余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數服而止。
(補中益氣湯見補益,四神丸見泄瀉。)
鴻臚瞿少溪,兩 生瘡,漸至遍身發熱、吐痰口乾、咽燥盜汗、心煩溺赤、足熱日晡益甚、形體日瘦,此腎經虛火也。
用六味丸不月,諸症悉愈;三月,瘡見平復。
(方見癰疽。)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