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八 癰疽352】
神功散 治癰疽發背、一切疔毒並瘰 等症,已成未成患者神效。
川烏(泡去皮尖) 川黃柏(炙去粗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唾調成膏。
如唾少,漱口水亦可,發背癰疽等瘡才起者,敷患處留頂。
候藥干,用淘米水時常潤濕。
每日藥敷一次。
如瘡已成重患將潰爛者,先將槐枝、艾葉煎湯頓溫,將瘡洗淨,用絹帛展去膿血,以香油潤患處,用綿紙仍照患處剪成圓錢留頂貼上,後用藥塗於紙,如干,依前用淘米水潤。
日換一次,聽其自然流膿,不可手擠。
如敷藥後,病患瘡覺住痛,減熱即愈。
如生肌,則腐肉自落。
腐如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針。
發背不宜貼膏藥。
凡醫瘡,屏去別醫,止飲別藥方可治。
忌氣怒、房事、勞復並孝服體氣,飲酒之人,飲食忌酒,並雞、羊、魚、肉、瓜茄、薑辣之物。
若因氣怒,再復發腫,依前治之。
如治對口並腦疽,不必洗去舊藥,逐次添藥,恐動瘡口惹風也。
一腫毒加南星、赤小豆等分,醋調塗即消,薑汁亦可。
真人奪命飲 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大痛或不痛。
然當服於未潰之先與初潰之際。
如毒已失潰不可服。
仍用一劑,大勢已退,然後隨症調治,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穿山甲(三大片,切,蛤粉炒成珠) 天花粉 甘草節 乳香(明透者) 赤芍 白芷(各一錢) 防風 貝母(各七分) 沒藥 皂角刺(各五分,炒) 陳皮(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金銀花(二錢) 上銼一劑,好酒煎,空心、熱服。
能飲者,服後再飲酒三五杯,滓再煎服。
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膜,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倍金銀花。
呂洞賓仙傳化毒湯 治癰疽、發背、乳癰、一切無名腫毒。
初起服之立消。
已成已潰服之立愈。
防風 甘草節 白芷 茯苓 貝母 黃芩 連翹 白芍(各一錢) 天花粉 金銀花(各一錢二分) 半夏(七分)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一劑,好酒煎。
胸前,飯前服;背上,飯後服;下部,空心;上部;食後。
俱要出汗為度。
如無汗,用木香熏腳膝腕內,被蓋汗出而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