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七 痘瘡342】
胡荽酒 痘初出時,宜用此酒遍噴四面床壁,及與患者服。
役人皆飲,能辟穢毒;又以淨胭脂點兩眼角,防痘入眼。
胡荽一束,銅錢大,細切,用好酒熱和與服。
須臾,渾身通暢。
過一二時,以紙蘸麻油點照於無痘處,又出如珍珠光亮數十顆矣。
如無胡荽,即用胡荽子研亦可。
痘出齊宜 保元湯 人參(二錢) 黃 (嫩者二錢) 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服。
四日以前有寒症,其色黑慘,宜用保元東加官桂。
五日以後,有寒中裡者,用附子理中湯,不甚,只宜保元東加官桂。
腹痛者,毒盛也,神功散主之。
面紅不退,地界不分者,神功散倍前胡。
吐者毒盛,乘火炎而宣也,神功散主之。
泄瀉者,火盛而奔越也,服神功散即止。
卻用升麻以升提之,不可用止澀之藥,唯解其毒則自止矣。
渴者,紅花子東加牛蒡子,雖口中如煙起即解。
發渴者,或用人參、麥門冬湯飲之亦可。
切不可用棗湯。
大渴者,取真黃土百沸湯,碗蓋泡取水,少加砂糖調飲立止。
汗不止者而身已涼,乃血隨氣溢也。
用當歸(五錢)、黃 (三錢)、酸棗(一錢)。
共銼一劑,水煎溫服,立止。
痰,用白附子水磨服,效。
不可用二陳湯,使燥陽明經,使孤陽無陰,不能施化也。
嗽,用杏仁煎湯,磨白附子服。
三日內頂陷者,非虛也,乃火盛陽極,反為陰降,如當午樹枝向下。
宜用九味神功散退其火。
三四日色慘不陰,宜用神功散活血退火,使其瑩滿光明。
或有失治,不知解毒,五六日間,以燈照之,生氣未戕,其毒太盛作熱,地界紅燥,宜用神功散治之。
觀隨其變而施治,猶或可救一二。
過此則不能施其神功矣。
認痘法:故曰氣尊血分者生,謂火靖而後出,氣得其令,頭粒尖而白,根顆紅而不散,譬如一顆珍珠放在胭脂上也,頭粒白於上,見氣升而尊,根紅於下,見血附而安其分也,故生。
故曰毒參陽位者死,謂帶火而出,氣不得令,頭粒紅紫、地界不分,譬如 血、豬肝,勢極而不返,故死。
若朱砂胭脂包者,生息之氣猶存,可治也。
痘不治法:初出涌壯者不治,出如蠶種者不治;隨出隨沒者不治;如蚊蟲咬者不治;氣血相失者不治;倒出者不治;飲水如促鼻者不治。
與肺氣不能疏理也。
大凡七日以前為裡實,不可投溫燥之劑,能助毒也。
八日以後為裡虛,不可投寒涼之劑,能伐生氣也。
起泛宜:當起泛而不起,用川山甲炒成珠,研二錢,溫酒調服。
血弱不起,根底淡薄,用保元東加丁香(三粒)、肉桂(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水煎服。
凡痘不起脹、灰白色、頂陷者,氣血不足、虛寒症也,宜托裡散加丁香。
凡痘紫紅不起脹者,火盛血熱,宜服內托散去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若紫黑陷伏、用此藥調川山甲炒成珠為末,五分,同服。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