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五 口舌207】
二皂散 治口舌生瘡,牙宣出血。
大皂角(燒灰存性) 牙皂(燒灰存性) 銅綠 膽礬 雄黃 孩兒茶 百草霜 枯礬。
上各等分為細末,先將米泔水漱口、洗口瘡後搽藥。
黃白散 治口瘡如神,並口中疳瘡。
黃柏 孩兒茶 枯白礬(各等分為細末) 上研勻一處。
凡患人先用陳倉小米熬湯,候冷漱口潔淨,次將藥末摻患處不拘。
三五年諸治不愈者,此藥敷三五次即愈。
鄭秋官過飲,舌本強腫,言語不清,此脾虛濕熱。
用補中益氣加神麯、麥芽、乾葛、澤瀉而愈。
(方見補益。)
一膏梁之人患舌痛,敷服皆消腫之藥,舌腫勢急。
余刺舌尖及兩旁出紫血杯許,腫消一二;更服犀角地黃湯一劑,翌早復腫脹,仍刺出紫血杯許,亦消一二;仍服前湯良久,舌大腫;又刺出黑血二杯許,腫漸消。
忽寒熱作嘔、頭痛作暈,脈洪浮而數,此邪雖去而真氣愈傷。
以補中益氣倍用參、、歸、朮,四劑而安,又數劑而愈。
(方見補益。)
口苦者,心熱也。
黃連瀉心湯 治心經蘊熱。
黃連(去須) 為末,水調服。
口甘者,脾熱也。
三黃湯 治脾熱口甜。
黃連 黃芩 山梔 石膏 芍藥 白朮(去蘆,減半) 桔梗 陳皮 茯苓(去皮。
各等分) 甘草(減半)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口辣者,肺熱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