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 下卷 損複60】
邪之傷人也,始而傷氣,繼而傷血、繼而傷肉、繼而傷筋、繼而傷骨。
邪毒既退,始而複氣,繼而複血、繼而複肉、繼而複筋、繼而複骨。
以柔脆者易損,亦易複也。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故男先傷右,女先傷左。
及其複也,男先複左,女先複右。
以素虧者易損,以素實者易複也。
嚴正甫正,年三十,時疫後,脈証俱平,飲食漸進,忽然肢體浮腫,別無所苦,此即氣複也。
蓋大病後,血未盛,氣暴複,血乃氣之依歸,氣無所依,故為浮腫。
嗣後飲食漸加,浮腫漸消,若誤投行氣利水藥則謬矣。
張德甫,年二十,患噤口痢,晝夜無度,肢體僅有皮骨,痢雖減,毫不進谷,以人參一錢煎湯,入口不一時,身忽浮腫,如吹氣球,自後飲食漸進,浮腫漸消,腫間已有肌肉矣。
若大病後,三焦受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肢體浮腫,此水氣也,與氣複懸絕,宜《金匱》腎氣丸及腎氣煎,若誤用行氣利水藥必劇。
凡水氣,足冷肢體常重;氣複足不冷,肢體常輕為異。
余桂玉正,年四十,時疫後四肢脫力,竟若癱瘓,數日後右手始能動,又三日左手方動。
又俞桂崗子室所患皆然。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