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溫病條辨 雜說 燥氣論 11】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15 21:12
標題: 【溫病條辨 雜說 燥氣論 11】

溫病條辨 雜說 燥氣論 11

 

 

前三焦篇所序之燥氣,皆言化熱傷津之証,治以辛甘微涼(金必克木,木受克,則子為母複仇,火來勝複矣)未及寒化。

 

蓋燥氣寒化,乃燥氣之正,《素問》謂“陽明所至為清勁”是也。

 

《素問》又謂“燥急而澤”(土為金母,水為金子也)本論多類及於寒濕伏暑門中,如腹痛嘔吐之類,經謂“燥淫所勝,民病善嘔,心脅痛不能轉側”者是也。

 

治以苦溫,《內經》治燥之正法也。

 

前人有六氣之中,惟燥不為病之說。

 

蓋以燥統於寒(吳氏《素問》注云︰寒統燥濕,暑統風火,故云寒暑六入也),而近於寒,凡是燥病,只以為寒,而不知其為燥也。

 

合六氣而觀之,余俱主生,獨燥主殺,豈不為病者乎﹗細讀《素問》自知。

 

再前三篇原為溫病而設,而類及於暑溫、濕溫,其於伏暑、濕溫門中,尤必三致意者,蓋以秋日濕踞於內,新涼燥氣加於外,燥濕兼至,最難界限清楚,稍不確當,其敗壞不可勝言。

 

經謂粗工治病,濕証未已,燥証複起,蓋謂此也(濕有兼熱兼寒,暑有兼風兼燥,燥有寒化熱化。先將暑濕燥分開,再將寒熱辨明、自有準的)。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