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參】
簡介: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形狀細長而質地較堅實緻密,以山東萊陽者品質最佳。
功用: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適用于肺熱陰傷引起的乾咳元痰,或痰少而黏,甚則痰中帶血,咽乾口燥,或聲音嘶啞等。
也可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口燥咽乾,胃痛,呢逆,嘔吐,便秘,舌紅少津等。
與南沙參相比,兩者性能相近,都是味甘,性寒涼。
均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用於肺胃陰虛而有熱者,沒有什麼區別。
只是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強,南沙參滋陰效力較弱而兼有祛痰作用。
因而肺臟有病,出現咳嗽,乾咳無痰者,多用南沙參;胃腑有病,表現津液缺少,口乾舌燥,口渴者,常用北沙參。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微苦。
歸肺、胃經。
用量用法:常用10~15克,鮮品15~30克。
亦可人丸、散或熬膏服。
現代研究北沙參含生物鹼和澱粉等。
北沙參的乙醇提取物有解熱、鎮痛作用。
水浸液在低濃度時能加強心臟的收縮力,濃度增高時則出現抑制直至心室停跳,有一定的升血壓作用。
進補應用1.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沙參12克,玉竹、石斛、天花粉、黨參各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對症見口乾舌燥,舌紅少苦者有良效。
2.糖尿病,北沙參、生地各12克,石斛、麥冬、天花粉各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適用於糖尿病,口乾口渴明顯者。
如尿糖多者,加山藥12克,黃芪9克;血糖高者,配玄參、蒼术各9克,則療效更好。
3.脾胃氣陰兩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神疲乏力,口乾少律,北沙參15克,淮山藥15克,炒扁豆12克,蓮子10克。
水煎,水沸1小時後,取湯溫服,每日1次。
有一定療效。
4.肺胃陰虛,見有咳嗽咯血,咽痛口渴,北沙參20克,雞蛋1~2個,冰糖適量。
加清水共煮,10多分鐘後蛋熟去殼再煮,20~30分鐘後,取湯溫服。
亦治肺結核屬肺陰不足者。
5.陰虛咳血,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鴨肉150克。
一起煮湯,鴨肉熟後飲湯食肉。
亦治肺結核咳血。
6.慢性遷延性肝炎,北沙參10克,當歸10克,麥冬10克,枸杞子12克,生地12克,川楝子9克。
每日1劑,水煎服。
對肝腎陰虛,兩脅作痛,口於舌燥者有較好療效。
注意事項:本品性微寒,只宜於肺胃陰傷而有熱者,所以風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傳統認為不宜與藜蘆一起應用。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zyjb/yaowu/110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