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
簡介:青魚,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
又名烏鯖。
功用:補脾化濕,益腎去風。
主治脾虛濕盛,腳氣水腫,腳弱無力,煩悶濕痹等;或肝腎陰虛,頭暈目眩,步履不穩,腰腿酸軟,疲倦乏力,未老先衰等。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
入脾、胃、肝經。
用量用法:內服:煮食或煎湯服。
現代研究:青魚,其肉肥美,魚肉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Z、煙酸、尼克酸等。
進補應用1.肝腎陰虛,頭目眩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未老先衰,燉青魚:青魚400克,豬肉250克,雞蛋1只,料酒、醬油、精鹽、香菜、水澱粉、玉米粉、花生油、蔥、薑、味精、肉湯、麻油各適量。
將青魚劈開,切成塊,用少許料酒、醬油、精鹽稍醃一下;豬肉切成片;香菜洗淨切段。
將雞蛋和水澱粉調成雞蛋糊,醃過的魚撒上一層玉米粉,放在糊內,再用七八成熱的油炸成黃色,撈出控淨油。
鍋內加油燒熱,下豬肉片稍翻炒,再下蔥段、薑片,出香味後加料酒、醬油、精鹽、味精、肉湯、炸好的魚塊。
先用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煮10分鐘左右,加人麻油,撒上香菜即成。
當菜食用。
2.脾虛濕困,或腎虛浮腫,腳弱無力,煩悶濕痹,青魚粥:青魚肉100克,粳米100克,韭菜白100克,精鹽、蔥、味精、胡椒粉、麻油各適量。
將青魚切成薄片,韭菜白洗淨,切成細小段,將粳米淘洗乾淨人鍋,加足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熬成粥。
然後加人青魚片、韭菜白、精鹽、蔥薑末、味精。
胡椒粉、麻油,稍煮即可。
當早晚餐食用。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zyjb/shiwu/102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