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
簡介:為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種子。
異名:苡米、米仁、薏苡仁、薏珠子。
功用:健脾益胃,利水除濕,緩和拘攣,清肺熱。
主治:脾胃虛弱,便溏腹瀉;脾虛濕盛水腫,小便不利,婦女帶下,或腳氣腫痛;濕熱痹痛,手足拘攣,酸楚疼痛;肺癰咳唾膿痰,或腸癰。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B1、薏苡素、薏苡仁酯和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微寒。
入脾、肺、腎經。
用法:煎湯,煮粥,或研末服。
應用舉例:1.薏苡仁60克,山藥60克,搗為粗末,加水煮至爛熟,再將柿霜餅25克切碎,調入溶化,隨意服食。
用於脾肺陰虛,飲食減少,虛熱勞嗽等。
2.薏苡仁15克,冬瓜子3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一起加水煎服。
用於濕熱壅結於腸,血瘀化膿而成的腸癰,症見拘攣腹痛,右下腹腫塊,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3.薏苡仁30克,菱角30克,半枝蓮30克,加水煎湯,一日分2次服。
長期服用,對於胃癌、宮頸癌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現代研究:藥理研究證實,本品有解熱、鎮痛、鎮靜和抑制骨骼肌收縮的作用。
某些提取物對動物艾氏腹水癌、小鼠肉瘤-180(S-180)、宮頸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有促進作用。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slsw/sl/100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