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白蘿卜】 [打印本頁]

作者: ljx0012無知    時間: 2012-8-13 11:29
標題: 【白蘿卜】

白蘿卜

 

簡介: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萊菔的根。

 

異名:蘿蔔、蘆菔、萊菔。

 

功用:生用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熟者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主治:消渴口乾,鼻衄、咯血,痰熱咳嗽,咽喉疼痛,失音;脾胃失和,腹痛作脹,痢疾或腹瀉,飲食不消,反胃嘔吐。

 

熱淋、石淋小便不利或膽石症。

 

成分:含葡萄糖、蔗糖、果糖、腺嘌呤、精氨酸、膽堿、澱粉酶、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錳、硼等。

 

性味歸經:生者味辛、甘,性涼;熟者味甘,性平。

 

入肺、胃經。

 

用法:生用,絞汁飲,生吃;熟用,煎湯或煮食。

 

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生食;傳統認為服人參、地黃、何首烏等補藥時,不可同服本品。

 

應用舉例:1.鮮蘿蔔250克,切碎絞汁,冷服。

 

每次2湯匙,每日2~3次,亦可加適量蜂蜜或白糖調味。

 

用於熱病口渴或消渴多飲。

 

2.蘿蔔1000克,切碎,加水熬半小時左有,去渣濃縮至100毫升,加明礬10克(以水溶化),蜂蜜100克,與蘿蔔汁混勻,煮沸,待冷備用。

 

早晚空腹時服用,每次50毫升。

 

用於肺結核咯血或肺熱咳血。

 

3.大蘿蔔250克,切片,加飴糖或白糖適量,擱置一夜,即浸漬成蘿蔔糖水,頻頻飲服。

 

亦可把蘿蔔切片,煎湯代茶飲。

 

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和百日咳肺胃有熱,咳嗽痰稠,咽喉疼痛者。

 

4.鮮大蘿蔔200克,切作6~9片,蘸白蜜,反複放鍋上或鐵鏟上慢火炙乾,使其香熟而不焦,候冷細嚼,用淡鹽湯送下,每日分3次服。

 

用於砂石諸淋,疼不可忍。

 

現代研究:白蘿蔔的醇提物對革蘭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水浸劑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汁液可防止膽石形成,可用於膽石症。

 

引用:http://www.pharmnet.com.cn/tcm/slsw/sl/104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