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秦皮】
秦皮 [藥用] 本品為木犀科植物大葉梣(苦櫪白蠟樹)的乾皮或枝皮。
[性味與歸經] 苦、澀,寒。
入肝、膽、大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清肝明目。
[臨床應用] 1.用於濕熱下痢,裏急後重等症。
本品既有清化濕熱的作用,又有收澀止痢的功效,對濕熱下痢、裏急後重,常配伍白頭翁、黃連、黃柏等同用。
2.用於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等症。
本品兼有清肝泄熱的作用,故可用於目赤腫痛等症,可與黃連、竹葉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處方用名] 秦皮、北秦皮(洗淨,曬乾,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 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 秦皮與黃連皆有治熱痢、消目赤腫痛的功效,但黃連苦寒清熱之力較大,且能瀉心火,止嘔除煩,臨床應用範圍較為廣泛;秦皮則性澀收斂,可用於濕熱帶下。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166&extra=page%3D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