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結方 通結用蔥白熨法】
[按︰] 《金匱》大黃附子細辛湯,誠為開結良方。
愚嘗用以治腸結腹疼者甚效。
即薛氏保赤萬應散,三劑作一劑服之,以治大人,亦為開結良方。
愚用過屢次皆效。
而以治此証,二方皆不效者,以其証兼嘔吐,二方皆不能止其嘔吐故也。
病患自言,從前所服之藥,皆覺下行未至病所,即上逆吐出。
獨此次服藥,則沉重下達,直抵病結之處,所以能攻下也。
一人,年四十三。
房事後,恣食生冷,忽然少腹抽疼,腎囊緊縮。
大便四日不通,上焦兼有煩躁之意。
醫者投以大黃附子細辛湯,兩脅轉覺疼脹。
診其脈,弦而沉,兩尺之沉尤甚。
先治以蔥白熨法,腹中作響,大有開通之意。
腎囊之緊縮見愈,而大便仍未通。
又用赭石二兩,附子五錢,當歸、蘇子各一兩,煎湯,甫飲下,即覺藥力下墜。
俾複煎渣飲之,有頃,降下結糞若干,諸病皆愈。
[按︰] 此証用蔥白熨之,雖未即通,而腸中之結已開。
至所服之藥,重用赭石者,因此証,原宜用熱藥以溫下焦,而上焦之煩躁,與大便之燥結,又皆與熱藥不宜。
惟重用赭石以佐之,使其熱力下達,自無僭上之患。
而其重墜之性,又兼有通結之功。
上焦之浮熱,因之歸根,下焦之凝寒,因之盡化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