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氣下陷方 醒脾升陷湯】
治脾氣虛極下陷,小便不禁。
生箭(四錢)白朮(四錢)桑寄生(三錢)川續斷(三錢)萸肉(四錢,去淨核)龍骨(四錢,搗)牡蠣(四錢,搗)川萆(二錢)甘草(二錢,蜜炙)
《內經》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是脾也者,原位居中焦,為水飲上達下輸之樞機,樞機不旺,則不待上達而即下輸,此小便之所以不禁也。
然水飲降下之路不一,《內經》又謂“肝熱病者,小便先黃”,又謂“肝壅兩(脅也)滿,臥則驚悸,不得小便。”且芍藥為理肝之主藥,而善利小便。
由斯觀之,是水飲又由胃入肝,而下達膀胱也。
至胃中所餘水飲,傳至小腸滲出,此又人所共知。
故方中用黃耆、白朮、甘草以升補脾氣,即用黃耆同寄生、續斷以升補肝氣,更用龍骨、牡蠣、萸肉、萆□以固澀小腸也。
又人之胸中大氣旺,自能吸攝全身氣化,不使下陷,黃耆與寄生並用,又為填補大氣之要藥也。
或問︰黃耆為補肺脾之藥,今謂其能補肝氣何也?答曰︰肝屬木而應春令,其氣溫而性喜條達,黃耆性溫而升,以之補肝,原有同氣相求之妙用。
愚自臨証以來,凡遇肝氣虛弱,不能條達,一切補肝之藥不效者,重用黃耆為主,而少佐以理氣之品,服之,複杯之頃,即見效驗(治驗詳黃耆解)。
是知謂肝虛無補法者,非見道之言也。
引用: http://www.jkloha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19:2010-05-25-06-51-20&catid=122:2010-05-25-06-49-40&Itemid=1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