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氣下陷方 升陷湯】
今試取《內經》之文釋之。
《靈樞》五味篇曰︰“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
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
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愚思肺懸胸中,下無透竅,胸中大氣,包舉肺外,上原不通於喉,亦並不通於咽,而曰出於肺循喉咽,呼則出,吸則入者,蓋謂大氣能鼓動肺臟使之呼吸,而肺中之氣,遂因之出入也。
所謂天地之精氣常出三入一者,蓋謂吸入之氣,雖與胸中不相通,實能隔肺膜透過四分之一以養胸中大氣,其餘三分吐出,即換出臟腑中混濁之氣,此氣化之妙用也。
然此篇專為五味養人而發,故第言飲食能養胸中大氣,而實未發明大氣之本源。
愚嘗思之,人未生時,皆由臍呼吸,其胸中原無大氣,亦無需乎大氣。
迨胎氣日盛,臍下元氣漸充,遂息息上達胸中而為大氣。
大氣漸滿,能鼓動肺膜使之呼吸,即脫離母腹,由肺呼吸而通天地之氣矣(西人謂肺之呼吸延髓主之,胸中大氣實又為延髓之原動力)。
至大氣即宗氣者,亦嘗深考《內經》而得之。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虛裡,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