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吐衄方 補絡補管湯】
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
生龍骨(一兩,搗細)生牡蠣(一兩,搗細)萸肉(一兩,去淨核)三七(二錢,研細藥汁送服)服之血猶不止者,可加赭石細末五六錢。
張景岳謂︰“咳嗽日久,肺中絡破,其人必咳血。”
西人謂︰胃中血管損傷破裂,其人必吐血。
龍骨、牡蠣、萸肉,性皆收澀,又兼具開通之力(三藥之性詳既濟湯來複湯與理郁升陷湯清帶湯下),故能補肺絡,與胃中血管,以成止血之功,而又不至有遽止之患,致留瘀血為恙也。
又佐以三七者,取其化腐生新,使損傷之處易愈,且其性善理血,原為治衄之妙品也。
咳血之原由於肺,吐血之原由於胃,人之所共知也。
而西人於吐血,論之尤詳。
其說謂︰胃中多回血管,有時潰裂一二處而血出,其故或因胃本體自生炎証,爛壞血管,或因跌打外傷,胃中血管斷裂,其血棕黑而臭穢,危險難治,但此類甚少。
常見之証,大概血管不曾潰裂,其血亦可自管中溢出,其血多帶黑色。
因回血管之血色原紫黑,而溢出在胃,胃中酸汁又能令血色變黑也。
若血溢自胃中血管,即時吐出,其色亦可鮮紅。
其病原,或因胃致病,或因身虛弱血質稀薄,皆能溢出。
有胃自不病,或因別經傳入於胃,如婦女倒經,是子宮之血傳入於胃。
又如肝脾脹大,血不易通行,回血管滿溢,入胃則吐出,入大小腸則便出。
便與吐之路不同,其理一也。
或問︰《內經》謂︰陽明厥逆,則吐衄。
西人謂︰胃中血管損傷破裂出血,則吐血。
此二說亦相通乎?答曰︰陽明厥逆,胃腑氣血必有膨脹之弊,此血管之所以易破也。
降其逆氣,血管之破者自閉。
設有不閉,則用龍骨、牡蠣諸收澀之藥以補之,防其潰爛,佐以三七、乳香、沒藥諸生肌之品以養之。
此拙擬補絡補管湯所以效也。設使陽明未嘗厥逆,胃中血管或因他故而破裂,則血在胃中,亦恆隨飲食下行自大便出,不必皆吐出也。
此方原無三七,有乳香、沒藥各錢半。
偶與友人××談及,××謂︰“余治吐血,亦用兄補絡補管湯,以三七代乳香、沒藥,則其效更捷。”
愚聞之遂欣然易之。
引用: http://www.jkloha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23:2010-05-25-06-51-20&catid=122:2010-05-25-06-49-40&Itemid=1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