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吐衄方 溫降湯】
隔數日又有他校學生,年十四歲,吐血數日不愈,其吐之時,多由於咳嗽。
診其脈,甚遲濡,右關尤甚。
疑其脾胃虛寒,不能運化飲食,詢之果然。
蓋吐血之証多由於胃氣不降,飲食不能運化,胃氣即不能下降。
咳嗽之証,多由於痰飲入肺。
飲食遲於運化,又必多生痰飲,因痰飲而生咳嗽,因咳嗽而氣之不降者更轉而上逆,此吐血之所由來也。
亦投以溫降湯,一劑血止,接服數劑,飲食運化,咳嗽亦愈。
近在沈陽論及此事,李××謂,從前有老醫徐××者,曾用理中湯治愈歷久不愈之吐血証,是吐血誠有因寒者之明征也。
然徐××但用理中湯以暖胃補胃,而不知用赭石、半夏佐之以降胃氣,是處方猶未盡善也。
特是藥局製藥,多不如法,雖清半夏中亦有礬,以治吐衄及嘔吐,必須將礬味用微溫之水淘淨。
淘時,必於方中原定之分量外,多加數錢,以補其淘去礬味所減之分量及藥力。
又︰薛立齋原有血因寒而吐者,治用理中湯加當歸之說。
特其因寒致吐血之理,未嘗說明,是以後世間有駁其說者。
由斯知著醫書者宜將病之原因仔細發透,俾讀其書者易於會悟,不至生疑為善。
不惟吐衄之証有因寒者,即便血之証亦有因寒者,特其証皆不多見耳。
鄰村高某,年四十餘,小便下血久不愈,其脈微細而遲,身體虛弱,惡寒,飲食減少。
知其脾胃虛寒,中氣下陷,黃坤載所謂“血之亡於便溺者,太陰不升也。
”為疏方︰乾薑、于朮各四錢,生山藥、熟地黃各六錢,烏附子、炙甘草各三錢。
煎服一劑,血即見少。
連服十餘劑,全愈。
此方中不用肉桂者,恐其動血分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