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衡醫案-脫髮】
李××,女,二十四歲,未婚,雲南大學學生。
1963年以來發現頭髮成叢脫落,脫後不見再長,髮脫之處圓如錢狀,大小不等,約兩月餘,頭髮全部脫去,頭頂光禿,毫毛不留。
患者為此驚憂不已,寢食不安,日問則心緒不寧,難於靜心學習,夜臥又夢境飄揚,不能安臥熟寐。
遍求醫藥施治,歷經數月,未獲效驗。
於1964年3月由親友介紹,來余舍求診,見患者頭部用紗巾纏裹。
詢其病狀,則羞澀含淚欲泣。
脈象沉細而弱,舌質淡,苔薄白潤。
《內經》云: 「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髮。
」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髮為血之餘。
精與血互為資生,精足則血充,血充則毛髮潤澤。
故毛髮滋榮於血,生長則根源於腎。
此證脫髮並非疥癬所致,乃精血不足也,當以補腎榮血之法為治。
方用:附片60克 炙首烏15克 當歸15克 熟地15克 肉桂12克 炒棗仁15克 千張紙9克 益智仁9克(炒) 鹿角膠9克(烊化,分次兌入) 甘草6克連服八劑後,頭部即開始生長銀白色短絨毛髮,眠食均見好轉。
繼上方加補骨脂12克、菟絲子9克,藥爐不輟,連服十五劑。
一月後,頭髮已長至一寸多,色澤漸深。
照原方,去千張紙加肉蓯蓉12克,又服二十餘劑,頭髮漸長,其色漸轉黝黑,半年後黑髮滿頭,未見再有脫落。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