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卷九御集泄瀉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 治勞倦傷脾,〔脾主四肢故也。〕
中氣不足,懶於言語,〔脾為後天生氣之原中氣虛則懶言,以聲由氣發故也。〕
惡食溏泄,〔胃虛不能勝穀氣,故惡食,脾虛不能制土濕,故溏泄。〕
日漸瘦弱。
〔脾主肌肉也。〕
人參 黃芪〔益其氣。〕
白朮〔各一、二錢。〕
甘萆〔補其中。〕
當歸〔脾苦無血,故以養之,土恐太燥,故以澤之。
瀉者去之亦可。〕
橘紅〔一以理脾胃之氣,一以行甘溫之滯,各七分至錢許。〕
升麻〔提下陷之清氣,從右而旋。〕
柴胡〔提下陷之清氣,從左而旋,各三、五分。〕
此補之、益之而兼升提之法也。
嘉言云:此方後人謂其升清降濁,殊謬。
夫以升清之藥,豈有降濁之能,若陽氣未必下陷,反升舉其陰氣,干犯陽位,為害不小。
更有陰氣素慣上干清陽,而胸中之肉隆聳為 ,胸中之氣,漫散為脹者,誤施此法,天翻地復矣。
夫補其中氣,以聽中氣之自為升降,不用升、柴,亦無不可,必清氣下入腹中為泄,則可多用而升舉之,為合法也。
若四君、六君、理中、歸脾、桂附理中、連茯理中,皆補脾虛泄瀉之聖劑,隨宜用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14
|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