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卷八御集中暑】
中暑(中與傷同)
暑有陰陽二症。
陽症因於中熱,陰症因於中寒,但感在夏至後者,皆為之暑耳。
時令大寒、小寒而人受之者,為傷寒。
時令大暑小暑而人受之者,為傷暑。
經云:傷暑者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此皆中暑之陽症。
即潔古所謂動而得之為外感。
天日之暑熱,故為汗出煩躁、為喘、為大聲呼喝,即其靜者,亦不免於多言。
蓋邪熱傷陰,精神內亂,故言語無倫也。
又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此言中暑之陰症,即潔古所謂靜而得之。
因避天之暑熱,而反受陰寒所致。
故體熱若燔炭,必須汗出邪乃得散。
經言: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此之謂也。
但感而即病、則傷寒也,若不即病、至秋而發,則如經所謂夏傷於暑,秋必 瘧。
又謂: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皆由此耳。
觀經言二症;一中於熱,一中於寒,皆謂之暑。
但治寒宜散,必汗出而解。
治熱宜涼,必熱清而愈。
不可不察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