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池雜說 正文5】
王典者,徽人,寓京師,通籍太醫院徐南湖為侍御時,嘗識之,且屢驗其方藥,每記憶之。
晚歸鄉,患腸癖下血,諸醫治弗愈且殆,南湖曰:吾思用王典醫,為致書召之。
王至,診其病,曰:非腸癖也。
連進黃硝之劑大下之。
復診曰:病未盡也,再進前劑,復下痰積桶。
余曰:可以治矣,調理而愈。
所下穢更無血積腸癖遂除。
以此見,腹為熱滯不能通血,腸胃逼窄而血下耳,眾醫皆以血治,故不效也。
南湖自此更十年,患他病殂。
曾憶某醫書論倒倉一法,非丹溪心印,乃云傳自西域異人者,恐門人妄記也。
夫虛羸之人雖有積聚,止宜養正積除,豈宜傾瀉倉廩,以損正氣,此可戒也。
其言良是。
南都一醫者,最稱知名士,又善導引術,偶苦壅滯,因用前法大瀉,不能起於廁,遂殞。
余問其年,則六十余矣。
夫六十余者,豈宜行大吐下之法哉!以是知醫者,不貴知法,及又貴知理,此醫豈能明於盈虛消息之理哉!一富室患中寒陰證,名醫盈座,最後延吳御醫。
至,診之曰:非附子莫救,但忘攜來,令人之市揀極重者三枚,生切,為一劑,計重三兩,投之。
眾醫吐舌潛減其半,以兩半為劑,進之,病遂已。
吳復診曰:何減吾成藥也?
問之,知減其半,噫嘻,吾投三枚,將令活三年也,今止活年半耳。
後年余復病而卒,脈藥之神如此。
張鶴仙,名醫也。
其醫效有足采者,張嘉興人,少孤,始攜藥囊入吾郡,未知名也。
一日郁溫州水軒患陽證,傷寒稟氣又薄,群醫束手,不敢下。
曰:脈已絕矣,下之則死。
張胗其足脈,其獨大。
曰:可治。
遂投大承氣湯,一而愈,名遂振。
後有巡院楊裁庵者,按脈證如前,郁荐之,復愈。
由是,吳之稱名醫者,首鶴仙。
召視者滿吳,下終其身取效無慮數百,多以大黃之功,俗遂稱張大黃云。
自己常進大黃丸子合許,曰:此瀉南方補北方,人弗知也,年九十卒。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B%9C%E8%AA%AA/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