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諸寒門 中寒論治】
中寒論治
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去寒就溫之意也。
不善調攝,觸冒之者,卒然眩暈,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或洒洒惡寒,或翕翕發熱,面赤多汗。
大抵中寒脈必遲緊;挾風則脈浮,眩暈不仁;兼濕則脈濡,腫滿疼痛。
治之之法,切又論:夫人生天地之間,以氣血籍其真,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苦,故有傷寒、天行瘟疫之病焉。
蓋冬令為殺厲之氣,君子善攝生者,當嚴寒之時,行住坐臥,護身周密,故不犯寒毒。
彼奔馳荷重,勞房之人,皆辛苦之徒耳。
當陽閉藏而反擾動之,則郁發腠理,津液強漬,為寒所薄,膚腠致密,寒毒與榮衛相渾,當是之時,壯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
不即病者,寒氣藏於肌骨之間,春則病溫,夏則病熱,此皆一氣使然也。
古之治法,一曰在皮,當摩膏而火灸之;二曰在膚,依法針,解肌發散之,汗出而愈;三曰在肌,再亦發汗則愈;四曰在胸宜吐之;五曰在腹;六曰在胃宜下之,此華佗之治法也。
若按三陰三陽之法傳變,無出仲景之書。
蓋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
雜病之方可以異其傳,調理傷寒當按定法也,茲不復述。
今俱四時,大略用藥於後。
春病風寒,頭痛發熱,身體強痛,宜進香蘇散或十神湯。
或欲發汗,加蔥白、薑、豉煎。
夏感風暑,頭痛發熱,身疼煩渴,宜用五苓散,或煎蔥白湯調服。
秋感風冷,身熱頭痛,鼻塞咳嗽,宜進金沸草散。
冬冒風寒,身熱頭痛,無汗惡寒,宜進五積散。
以上方載和劑局方中。
引用: 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4%9F%E6%96%B9/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