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三 痞滿 方法388】
黃芩利膈丸 (東垣) 除胸中熱,利膈上痰。
生黃芩 炒黃芩(各一兩) 半夏 黃連 澤瀉 南星(各五錢) 枳殼(麩炒去穰) 陳皮(去白,各三錢) 白朮(二錢) 白礬(一錢) 今加蘿卜子(五錢,炒) 小皂角(一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忌酒、濕面、魚腥。
(丹溪活套)云:凡心下痞滿,須用枳實、黃連。
如肥人心下痞,內有濕飲,宜蒼朮、半夏、縮砂、茯苓、滑石之類。
如瘦人心下痞,乃鬱熱在上焦,宜枳實、黃連以導之,葛根、升麻以發之。
如人飲食後,因冒風寒,飲食不消而作痞滿,宜吳茱萸、縮砂、藿香、草豆蔻之類,溫以化之。
如脾氣虛弱,轉運不調,飲食不化而作痞者,宜白朮、山楂、神麯、麥芽之類以消之。
又曰:痞滿之證不一,有傷寒下早而作痞者,枳殼桔梗湯、小陷胸湯之類。
有因飲食填塞胸中而作痞者,保和丸、東垣枳實導滯丸、木香化滯湯之類。
傷寒下多則亡陰而痞者,四物東加參、苓、白朮、升麻、柴胡,少佐以陳皮、枳殼之類除之。
或大病後,元氣未夏而胸滿氣短者,宜補中益氣湯、陳皮枳術丸、木香枳術丸之類。
夫痞滿之證,不可執一,全在活法,詳脈證虛實而調之可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