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三 痢 論310】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7-23 19:54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三 痢 論310】

醫學正傳 卷三 痢 論310

 

 

論 《內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

 

愚按:經文溲字下,必缺一澀字。

 

溲即尿也,溲澀而便膿血者,言病因也,蓋血因氣滯,而大小二便俱不利耳。

 

氣行而血止者,言治法也。

 

故河間闡明其說,所謂和氣則後重自除,而用木香、檳榔、枳殼等藥以和之,即此意也。

 

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

 

又曰: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黏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熱藥溫之,風邪外束宜汗之, 溏為痢宜溫之。

 

又曰:在表者發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

 

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

 

兵法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

 

此之謂也。

 

夫古方以瀉痢滾同論治,朱紫混淆,殊不知瀉屬脾而痢屬腎也。

 

丹溪曰:先水瀉而後膿血者,此脾傳腎,賊邪難愈。

 

先膿血而後水瀉者,此腎傳脾,微邪易愈。

 

是皆先哲之格言,以為後學之繩墨,醫者其可不詳究乎。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